原標題:下周二晚高峰預計提前至15時 國慶假期高峰日客流有望刷新紀錄
9月26日,市交通委召開“中秋國慶假期交通保障新聞發佈會”。從會上獲悉,假期期間,北京市域內所有收費公路對7座以下(含7座)載客車輛免收通行費,免費時段為10月1日0時至10月8日24時,免費通行節點以車輛駛離高速時間為準。根據預測,節日期間高峰日客流有望刷新紀錄。
10月1日客流或創單日新高
2025年中秋國慶假期共8天,超長假期或創客流新高。鐵路、民航、省際客運、公路自駕等城際交通客運量逐年上升,預計2025年日均進出京客流約429萬人次,同比上升4.5%。客流高峰日為10月1日,達479萬人次,有望創歷年國慶假期單日客流新高。
節日期間,跨省中長線出行佔比大幅提升。高速公路出行需求旺盛,日均交通量預計279萬輛次。公路自駕仍是進出京客流主力,佔比預計接近60%,天津、河北仍是主要出行目的地,山西、山東、遼寧、河南等跨省自駕出行也將顯著增多。
高速公路在假期首尾呈現“前出後進”潮汐流,出京高峰為9月30日下午至10月1日上午,返京高峰為10月7日至8日。其中,10月1日出京方向交通壓力大,預計全日交通量達假期峰值,上午8時-12時高速公路出京方向交通壓力集中,9時-11時最為突出。京藏、京承、京禮、京平、京港澳、京開等放射線高速為主力,西六環、北六環外環路段承壓明顯。10月7日、8日為返程高峰,16時-20時高速公路進京方向交通壓力集中。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9月30日(周二)是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假期出游與通勤、通學交通交織疊加,預計晚高峰提前至15時,17時至19時交通壓力突出,20時後交通壓力逐步緩解。
8條地鐵成環組網延時運營
假期期間,王府井、什剎海、金魚衚同、珠市口、南鑼鼓巷、奧林匹克公園、北海北、天壇東門等8個商圈景區地鐵站客流集中,預計較近期周末客流增長超過50%。
特別提醒的是,地鐵1號線天安門東站、天安門西站,2號線、8號線前門站,在9月30日至10月6日實施“分時段”運營措施,10月7日、8日正常運營。
公交方面,本市開行至八達嶺和慕田峪的旅游直通車,高峰日配車150部,細化市區至八達嶺景區公交線路的運營組織;途經香山、國家植物園的8條公交線路增加運力投放;加強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和綠心公園運輸保障,方便游客乘公交旅游觀光。
節日期間七大火車站、兩大機場夜間疏散壓力大。鐵路客流近六成集中在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夜間接駁壓力突出。針對七大火車站、兩座機場,客流高峰日,地鐵2、3、4、7、10、14、19號線和大興機場線等8條線路成環組網延時運營,最晚延至凌晨2時,延時期間各線路之間可實現換乘,方便遠距離疏運,同時10、16號線豐臺站提前開門運營。
此外,加強途經七大火車站的95條線路的運營組織,加大夜間公交發車頻次;計程車、網約車加強夜間“保點”和調度,組織超3000輛保障車迴圈運營。
七大火車站預計到發千萬人次
2025年國慶、中秋雙節相連,鐵路、民航進出京總人次預計將達1381.12萬,日均172.64萬,較2024年上升6.79%。北京地區七大火車站預計到發旅客1083.29萬人次,日均135.41萬人次,同比2024年上升7.07%。出行高峰日為10月1日,預計當日發送旅客87.91萬人次;返程高峰日為10月8日,預計當日到達旅客86.91萬人次。
為保障大客流期間旅客出行順暢,北京市重點站區管委會上線了全新的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城管執法部門運用技術手段,快速識別計程車拒載、違規攬客、長時間違停等行為,交通運營類投訴環比下降12.8%。
2025年“十一”假期疊加中秋,北京兩機場預計客流量將突破近年來同期峰值。10月1日至8日,兩機場日均計劃執行航班2229架次,運送旅客36.82萬人次,較2024年同期分別增長3.82%和4.63%。(孫宏陽)
相關新聞
23處公園景區游客扎堆
9月26日,市公安交管局提前研判發佈出行提醒:據交管部門預測,假期期間,故宮、八達嶺長城、恭王府等23處公園景區將成為市民和來京游客假期出游的首選目的地,鄰水景區、新興網紅打卡地、中秋節賞月等也將成為假期期間的交通引流因素。
交管部門將按照“一地一策”針對性優化景區景點周邊交通流線,加強周邊警力部署和區域交通維護疏導,適時對車流集中道路採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確保交通正常運作。
從大型活動情況看,中國網球公開賽(國家網球中心)、WTT中國大滿貫賽事(首鋼園)將在假期迎來決賽;工人體育場、世園公園、展覽館劇場等場館和公園也將舉辦大型活動,將成為十一假期出行的熱門目的地。(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