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高産七分在種、三分在管”。秋播在即,農戶要安排好農時、農事,準備好農機具,抓好小麥整地和播種品質,確保苗全、苗勻、苗壯,為明年夏糧豐收奠定良好苗情基礎,2025年全市小麥秋播技術指導意見如下。
一、精細整地
1.因地選擇整地方式。前茬收穫籽粒玉米的地塊建議採用秸稈粉碎+重耙滅茬+施底肥+翻耕+輕耙(或旋耕),收穫青貯玉米的地塊建議採用重耙滅茬+施底肥+輕耙(或旋耕)方式整地,最後環節是旋耕的要鎮壓,否則地太塇播種深度不好控制影響播種品質。
2.抓好農機作業品質。一是注重農機作業條件,抓緊農時搶在最佳時間作業,提高農機作業品質。每種農機都有適宜的作業條件,比如秸稈粉碎應在玉米收穫後立即進行,秸稈易粉碎,鋪撒均勻,也可減少秸稈內糖分損失,增加土壤有機質;翻耕時土壤絕對含水率在10%~25%時碎土率高、土壤通透性好。二是注重作業過程品質把控。農戶要及時查看作業品質,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前茬作物秸稈粉碎長度≤8釐米、重耙耙深≥15釐米、翻耕深度≥25釐米、輕耙耙深≥10釐米、旋耕深度≥12釐米,旋耕時帶鎮壓,鎮壓後達到上虛下實,成年人腳踩地面下陷深度小於2~3釐米(如果地濕,則不宜鎮壓)。
二、施足底肥
樹立“以産定肥、平衡施肥”的原則,全生育期氮、磷、鉀肥投入量要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和目標産量而定。目標産量500公斤及以上的地塊,建議畝施純氮15~18公斤,五氧化二磷10~12公斤,氧化鉀5~8公斤;目標産量在400~500公斤的地塊,建議畝施純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8~10公斤,氧化鉀4~5公斤。全生育期一半的氮肥、全部的磷肥和鉀肥在整地時底施。一般情況下,建議結合整地畝底施氮磷鉀複合肥40~50公斤。
三、選用良種
1.精選品種。一是選用北京市審定、引種備案或國家審定適宜區域涵蓋北京的品種,優先選用2025年北京市農業農村局推薦的10個主推品種,以免冬季遇到極寒天氣造成死苗死莖影響穗數。二是根據地力水準、灌溉條件、面積大小等按需選擇品種。土壤偏沙、地力較差的地塊,推薦選擇生長茂盛、抗旱性好的品種,如農大3486和京麥18、京麥19、京麥189等;土壤條件好、管理水準高的地塊可選擇高産穩産品種輪選266、中麥623、京冬26和優質品種中麥886、中麥Z21、農大918等。面積大、收穫期長的農戶,可以搭配種植紅粒和白粒的品種,避免穗發芽和爛場雨。
2.精選種子。從正規種子企業購買符合國家良種要求的種子(純度≥99%、凈度≥98%、發芽率≥85%、水分≤13%)。不建議沒有繁种經驗的農戶連續多年留種自用,易造成品種退化影響産量,或品種混雜田間出現“三層樓”現象。播種前精選種子,篩除癟粒、碎粒和雜質,曬種1~2天,提高出苗品質。
四、拌種綜防
為預防土傳和種傳病害、地下害蟲及苗期蚜蟲等病蟲危害,應全面落實拌種綜防技術,提高小麥發芽勢、發芽率和出苗率,培育壯苗,技術要點及注意事項如下。
1.技術要點。根據不同發病區域大力推行種子藥劑處理,通過拌種或種子包衣,控制苗期莖基腐病、白粉病、麥蚜和地下害蟲等病蟲。種子處理藥劑可選用殺蟲劑噻蟲嗪、吡蟲啉、噻蟲胺;殺菌劑苯醚甲環唑、咯菌晴、戊唑醇、三唑酮,莖基腐病嚴重地塊可復配三氟吡啶胺。拌種後堆悶4~6小時晾幹後即可播種,堆放時間過長會影響發芽率。
2.注意事項。目前我市小麥拌種綜防技術應用率高達96%,但生産中仍有地塊發生地下害蟲危害麥苗,莖基腐、紋枯及根腐病等病害發生的情況,究其原因可能與拌種不勻、單一用藥、藥量使用不夠標準、藥劑選擇不當有關,農戶一定要引起重視,根據本地病蟲發生情況,科學調整包衣或拌種藥劑種類,因地、因蟲、因病針對性用藥,並進行藥劑輪換,確保冬小麥不“白籽”下地,真正發揮拌種綜防作用,盡可能消滅地下害蟲,預防病害和苗期蚜蟲危害。
五、規範播種
建議採用動力驅動耙複式精量播種機播種,做到“四適一勻”,提高播種品質,技術要點如下。
1.適墑播種。小麥出苗的適宜土壤水分為田間持水量的70%~80%,今年夏秋以來降雨多,土壤墑情充足,適期播種可以不澆底墑水,但在整地播種階段要環環相扣,避免晾墑時間過長造成墑情不足影響出苗。晚播地塊墑情不足時儘量先造墑再播種,保證一播全苗。
2.適期播種。北京地區冬小麥適宜的播種期為9月25日-10月8日,最佳播期為9月28日-10月5日,儘量在10月10日前完成播種,爭取冬前足夠的積溫,多長分蘗培育壯苗。10月11-15日播種的晚播麥,冬前一般長3~4片葉,無分蘗或長一個小分蘗;10月15日以後播種的過晚播麥,一般不會長分蘗,基本都是主莖成穗,很難獲得高産。
3.適量播種。播期播量要配套,近幾年冬前氣溫高、積溫多,農戶要根據整地好壞和播期早晚適當減少下種量,建議9月25日播種畝基本苗20萬~25萬,10月1日前每晚播1天畝基本苗增加1萬,10月1日開始每晚播1天畝基本苗增加1.5萬。播前將目標基本苗、千粒重和發芽率代入播量公式,計算出適宜的畝播種量,做到適量下種。

4.適深播種。小麥適宜的播種深度為3~5釐米。播種過深出苗過程種子營養消耗大易造成一蘗缺位、弱苗或窩苗死苗,播種過淺冬季分蘗節受乾旱和寒冷影響會發生死苗死莖,播種過深過淺都不利於構建合理的畝穗數。
5.均勻播種。播種前要對播種機進行調試、檢修,培訓農機手,提高作業品質。播種機同一播幅行距、播深和下種量要均勻一致。播種過程中,農機行走速度要儘量勻速,中途不隨便停車,避免造成整幅疙瘩苗或斷壟。播種機掉頭並壟距離與行距儘量一致,播種過程中監控好下種管,保證下種通暢,做到不重播、不漏播。地頭進行“四單”作業,即單獨耙地或耕翻、輕耙(或旋耕鎮壓)、播種,種滿種嚴。
6.增施種肥。今年夏秋雨水多,土壤養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淋溶下滲,建議農戶在播種時增施種肥,一般畝施磷酸二銨5.0~7.5公斤,連年收穫青貯的地塊每畝可增補氯化鉀或硫酸鉀1.5~2.5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