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灌溉“靠自理” 每年用水減七成 全市首家智慧節水主題公園亮相

日期:2025-09-19 09:0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豐臺花園內景。

豐臺花園內景。

土壤墑情儀。

土壤墑情儀。

智慧井蓋。

智慧井蓋。

  位於豐臺鎮的豐臺花園近日完成智慧化改造,成為全市首家節水主題公園。園區內,噴灌系統像長了“智慧眼”,自動採集環境數據判斷是否需要澆水;像長了“靈巧手”,無需人員控制便可澆灌花草綠植……通過精準灌溉,豐臺花園預計每年自來水用量最多可減少七成。

  車水馬龍的四環路主幹道旁,豐臺花園清幽雅致,是周邊居民健身、遛彎兒的好去處。雖然佔地面積僅9.37公頃,可公園內游樂場、湖區、緩坡草坪、竹林山區、健身廣場一應俱全。

  2025年7月,一場智慧升級在園區悄悄完成,31個或藍或白的“小腦袋”冒了頭。豐台區節約用水辦公室工作人員郝詩寧介紹,園區布設了31片土壤監測區域,這些露頭的“小腦袋”正是聰明的土壤墑情儀。

  “它們可自動監測土壤濕度,如果土壤需要水了,它們會從休眠狀態啟動,告訴噴灌系統土地需要水了。”郝詩寧解釋,以前,豐臺花園的綠化澆水需要人力完成,費時費力,還無法精準感知土地需水量。2025年7月,豐臺花園新增土壤墑情儀、智慧井蓋、流量計、電磁閥等設備,構建起一個集監測、分析、決策於一體的智慧化灌溉網路。

  改造後,公園管理員足不出戶,即可遠端澆灌。智慧噴灌系統可以定量、定時、按需澆水,根據植物需求靈活調控澆灌時間,讓綠化在不同氣候條件下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水資源供給,避免水資源浪費。“不但節水,還能減少60%人工用量。”郝詩寧説。

  公園的節水奧秘不止於此。園區同步完成了再生水管道的改造,形成5951.9米再生水環狀管網。無論是綠化澆灌,還是衝廁雜用,園區雜用水九成是再生水。公園還通過雨水回收、污水處理等措施,讓水資源得以迴圈利用。

  公園西門門口處,一處顯示屏展示着公園內的土壤濕度、澆灌情況等資訊。沙盤處,再生水迴圈系統展示了節水流程、雨水回收應用過程,市民可以直觀了解園區節水效果、再生水使用情況以及各類節水技術的實施效果。

  園區同步建成了湖區智慧安防、智慧遊船、智慧廁所、噪聲監測等其他四大系統。後臺管理人員可通過手機App遠端監控灌溉狀態,遠端部署任務、監控狀態,管理效率大幅提升。豐臺花園相關負責人表示,五大智慧系統協同運作,讓園區完成了從“人工管控”到“智慧調控”的跨越式轉型。(鬍子傲)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