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雷雨為何引發“雷暴哮喘”?花粉過敏是最大元兇 本週後期雷雨多花粉濃度高需防範

日期:2025-09-11 09:2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花粉過敏加上打雷,會誘發“雷暴哮喘”?9月9日晚上,京城的一場雷雨天氣後,一些市民反映,夜裏突發哮喘症狀。

  “我感覺嗓子有痰堵着,快喘不過氣了,太難受了!”當晚,就在京城雷雨交加之時,本就有鼻炎的李先生,突發呼吸困難。

  這樣的情況並非個案。9月10日,社交平臺上有很多市民分享了當晚突然鼻炎加重或者哮喘的經歷。還有網友稱在醫院做了霧化後有明顯好轉,急診室裏有很多人有類似症狀。9月8日晚,河北石家莊、山西太原等地相繼出現強雷暴,醫院短時間內接診眾多哮喘患者。有專家介紹,這是“雷暴哮喘”,其最大元兇是花粉過敏。

  什麼是雷暴哮喘?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介紹,雷暴哮喘是指雷雨天氣中或緊隨其後出現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現象,多發生於花粉高峰期,屬於與氣象相關的呼吸系統過敏性疾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雷暴哮喘的發生,需要具備三個條件:有雷雨天氣過程、有較高的花粉濃度、患者有過敏體質。

  9月9日,北京花粉濃度等級為4到5級,大部分站點處於高至很高級別,其中昌平觀測點的數據顯示,蒿草種類的花粉濃度高達196粒/1000mm²,其他種類濃度高達228粒/1000mm²。

  了解,季節性花粉過敏引起的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是雷暴哮喘最敏感的危險因素。而在秋季,花粉以草本類植物為主,如藜科、菊科蒿屬和桑科葎草屬等,顆粒小且乾燥,易漂浮在空中,讓人防不勝防。

  當花粉濃度較高時,它會隨着上升氣流進入到雲層中。當遇到雷雨天氣,雷電和水汽會將大的花粉變成小的花粉顆粒,降雨又會將花粉顆粒重新帶回地面,導致地面的花粉濃度進一步增強。同時,較小的花粉顆粒更容易進入人體的呼吸道,過敏體質人群便會出現咳嗽、喘息氣促、呼吸困難的症狀。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安心琴的研究結果對“雷暴哮喘”做了更形象的解釋:打雷真正的“破壞力”在於對空氣中已有花粉的“改造”與“投放”。它先是像一台“花粉粉碎機”,將原本漂浮在空中、粒徑大於20微米的花粉瞬間粉碎,變成小於2.5微米的超細顆粒;接着又化身“高空投放器”,借助雷暴帶來的強對流、電場和降水,在短時間內把這些細顆粒“空投”到地面,導致局部花粉濃度急劇飆升。而這些被粉碎的花粉顆粒,危害比原來大得多。更關鍵的是,這一過程集中在雷暴前30分鐘到雨後1小時,花粉濃度曲線呈“尖峰”狀,人們會瞬間感受到過敏症狀爆發。

  一般來説,既往哮喘患者、過敏性鼻炎患者,以及對草花粉過敏的個體,是最容易受到雷暴哮喘威脅的人群。安心琴的研究指出,近年來,京津冀、內蒙古、陜北等地區春夏花粉濃度高、雷暴活動頻繁,雷暴哮喘的風險也在增加。

  根據市氣象臺預報,本週中後期京城多分散性降雨,同時花粉濃度也比較高。9月11日京城的花粉濃度等級仍為4到5級,大部分站點依舊處於高至很高級別。

  防護小貼士

  雷暴前後,要及時關閉家中和車內窗戶,避免花粉細顆粒進入,同時打開HEPA濾網空氣凈化器,減少室內的花粉濃度;應儘量避免在雷暴前3小時到雷暴後3小時外出,這段時間是花粉細顆粒濃度最高、致敏風險最大的時段。如果必須外出,一定要佩戴N95或KN95口罩。(駱倩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