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北京首個全國科普月活動啟幕。9月,本市將舉行各類科普活動近3000場次,除舉辦啟動式、閉幕式和系列主題專場活動外,還將動員全社會開展有組織的科普,將北京打造為一座“科普大課堂”。
整個9月,北京全域將實現科普工作“日常有活動、周周有重點”。市綱要辦相關成員單位、本市各學協會、企業、高校(院所)科協、科技館之城成員單位等主體,將組織開展科普聯合行動;科技展覽、科普表演、科普市集等形式多樣的科普服務,將陸續走進學校、鄉村、社區;“科普月探館新體驗”活動設置科普主題體驗路線,吸引市民前來探館。
為提升在全國科普月期間舉辦的北京青少年科學教育大會暨北京科學中心青少年科學教育體驗主場活動成效,北京科學中心的部分展教空間進行了改造升級。該館“生存”常設展區煥新,包含科學認知、技術創新和社會協作3個板塊,每個展項群都配套了探究任務清單、課程活動教案等科學教育活動,可以進一步提升觀眾體驗。新增的“科學圓環”青少年科學教育戶外展示區即將開放,匯聚了豐富的互動板塊和科教內容,將集中呈現以競賽、名師、課程為主體的本市青少年科技後備人才培養體系。
除了線下活動,市民在“雲”上也能便捷學科學。市科協打造的全國科普月線上主平臺“雲端科學匯”9月1日正式開啟,權威的科普資源和科技成果,在“智匯科普·科學萬象”板塊集中呈現;“智繪科普·京彩有我”板塊則可以借助人工智慧技術,製作京華大地上“國之重器”的創意大片,想像2049年的北京城市場景,描繪腦海中的未來世界;相關科普活動預告和往期活動精彩回顧,可以在“智啟科普·全景導航”板塊查閱。(劉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