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蓄水攔洪還能休閒娛樂 壩河口蓄滯洪區年底開放

日期:2025-08-20 09:2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壩河末端岸邊將新添一處近248公頃的生態空間。朝陽區東郊邊界金盞鄉附近,從東北護城河起源的壩河汩汩而來,流經沙窩閘匯入溫榆河。就在壩河最後6.7公里,沿線自然生態水岸已現“雛形”,末端壩河口蓄滯洪區正緊鑼密鼓施工,2025年年底將向市民開放。

  汛期存蓄洪水 保障下游安全

  壩河是溫榆河支流,承擔着北京中心城區主要防洪排澇任務,也是北京市“西蓄、東排、南北分洪”的防洪排水體系中“東排和北分洪”的主要通道。新建壩河口蓄滯洪區可實現“平急兩用”。平時,它是向市民敞開的“城市綠肺公園”,是附近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急時如汛期,它將如同“大水壺”存蓄壩河流域的洪水,攔洪削峰。

  8月19日下午,記者從沙窩村登上壩河口蓄滯洪區一處休閒親水準臺。向水域和對岸遙望,蓄滯洪區整體已初具規模,一座31米高的建築物蒙着安全網,加緊施工中。“那是蓄滯洪區新建的水情觀測塔。”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分院設計所副所長舒斌龍介紹,汛期,水務工作人員可以登高,更好地觀測汛情,平時市民游客則可以登高遠眺觀景。

  在6.7公里河道老堤的外側,1條新堤正在構築,共將形成13.4公里的連續堤防,並在末端與溫榆河堤防銜接,用於保障防洪安全。

  除壩河口蓄滯洪區,項目還建設了老河灣蓄滯洪區,並建築4座分退洪閘,總共能實現338萬立方米的雨洪調蓄。

  野趣生態空間 伴着河流騎回家

  雖然還未完全落成,但壩河口蓄滯洪區宜人景色已“初見端倪”。向壩河口蓄滯洪區水岸望去,兩岸綠意蔥蘢,水域中心還保留了不少高大的古樹。“這裡原是一片村莊拆遷地,環境較為雜亂,規劃蓄滯洪區後,我們留下了這片區域的原生樹種,留住了鄉情韻味。”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分院設計所副所長劉華解釋,這些“水島”也給鳥類保留了棲息地,保護了生物多樣性。

  岸邊一塊宣傳板上的效果圖裏,五裂荇菜花瓣形狀的綠地加上一塊浮島,共同構成一座“金盞花島”,讓人十分期待一睹真容。蓄滯洪區裏的金盞花島不僅“顏值高”,更將發揮大作用。舒斌龍介紹,金盞花島規劃設置了劇場,可以舉辦表演等活動,同時,金盞花島也是一處碼頭,從頤堤港碼頭到城市副中心的壩河遊船航線年底開通後,這裡可以設置站點。據了解,在壩河口蓄滯洪區內,開行遊船可以暢行其中。屆時,市民坐船觀景將收穫更美好的體驗。

  成片的林帶與周邊農田形成了完整食物鏈的大美野趣生態空間,鄉土樹種和生態岸線還營造了多類型生境系統。4.4公里的環湖路,多類型的親水棧道、濱水碼頭、休閒場地及觀鳥設施讓游人流連,市民可以湖邊漫步、湖岸觀鳥、湖上泛舟,更好地親近自然、體驗自然。

  “未來,市民可以騎行在水邊,騎行在林蔭中,騎行在風景裏!”壩河邊,劉華想著項目開通後的場景。(鬍子傲 牛潤哲)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