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銅人像亮相“看·見殷商”展

日期:2025-07-22 09:4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雙面銅人像。

雙面銅人像。

  正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展出的“看·見殷商”展覽7月22日上新。從江西省遠道而來的雙面銅人像亮相,與展廳裏的文物共同講述3000餘年前“游走神面”的秘密。

  雙面銅人像出土於江西新乾大洋洲遺址,是目前唯一齣土的商代雙面青銅頭像。用現在的説法,它長得有點抽象——大鼻子、高顴骨、招風耳,眼窩下凹、眼球圓凸,咧着大嘴,露出八顆牙的“標準微笑”。

  這件文物最具辨識度的部分,是頭上的兩根“天線”——頭頂兩側各有一角,角端外卷飾有陰線卷雲紋,正中有一圓管,與頭像下部的方銎相通。專家解讀,頂上圓管可插羽冠,下部方銎能裝木柄,這樣的造型設計推測與古人“天圓地方”的理念相通。古人認為,通過陳設頭像、佩戴面具,可以在祭祀時與神靈溝通。此像中空扁體,雙面頭像對稱,半人半神,神情詭異威嚴,體現了商代晚期青銅藝術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與象徵性表達。

  此次進京,雙面銅人像與正在展出的“遠親”——山東青州蘇埠屯遺址出土的青銅車軏首次相聚。青銅車軏呈盔形,是馬車上車轅和車衡之間的連接件,器身飾有瘦長的人面。仔細看,這張“臉”濃眉圓目,高鼻梁、蒜頭鼻、招風耳,齜着牙,頭上也有一對折線形的犄角,宛若雙面銅人像的“縮小版”。

  按照展期,雙面銅人像將展出至8月31日。

  展廳裏,還有一批“游走”在殷商大地的“神秘微笑”露臉。展板上,湖南出土的夔神鼓上也有相似造型的神面。這件銅鼓為商代青銅器傑作,鼓頂有一對鳳鳥,底下有四足,兩面都貼有鱷魚皮,鼓身器壁的厚度僅3至5毫米。這件文物現藏於日本泉屋博古館,與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崇陽銅鼓屬於兄弟孤品。

  “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頭像,也與‘游走神面’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從祭祀禮器到生活工具,這些文物體現了商代工匠非凡的青銅鑄造技藝。”策展人高紅清介紹,在展廳,觀眾可以循着文物“漫游”各地,感受多元一體的“青銅時代”。(李祺瑤)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