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春玉米正處於大喇叭口期至吐絲期,夏玉米處於苗期,根據玉米生育期和害蟲監測情況,釋放赤眼蜂的適宜時間為7月中旬至9月上旬。為確保赤眼蜂釋放及時有效,減少玉米鑽蛀性害蟲危害損失,現提出釋放赤眼蜂防治玉米鑽蛀性害蟲技術指導意見。
一、放蜂時間
春玉米區放蜂時間定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夏玉米區放蜂時間定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放蜂次數2~3次,每次釋放間隔5~7天。
二、放蜂範圍
放蜂範圍覆蓋春玉米和夏玉米,以鮮食玉米為重點。同時,各區要積極整合相關項目資源,加大赤眼蜂釋放面積,降低玉米螟等鑽蛀性害蟲危害,促進農民增收。
三、放蜂方法
放蜂前,做好玉米螟、棉鈴蟲、桃蛀螟等鑽蛀性害蟲蟲情監測,確保在成蟲産卵高峰期釋放赤眼蜂。以玉米螟為主的玉米田釋放鬆毛蟲赤眼蜂2次,每畝每次釋放1~2萬頭;以棉鈴蟲為主的玉米田,釋放鬆毛蟲赤眼蜂和螟黃赤眼蜂2~3次,每畝每次釋放1.5~2萬頭;以桃柱螟為主的玉米田,釋放鬆毛蟲赤眼蜂和螟黃赤眼蜂2~3次,每畝每次放蜂2~3萬頭。
每畝放蜂點數2~3個,一般採用人工釋放赤眼蜂卵袋(卡),有條件的可以使用植保無人機釋放赤眼蜂。由於産卵不集中,産卵盛期跨度大,建議針對前期蟲量較高的地塊,適時多批次釋放赤眼蜂,提高防治效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監測,準確預報
各區植保機構要定點、定人、定時做好病蟲監測點調查,根據田間害蟲監測情況,推測産卵高峰期,確定本區域的具體放蜂時間,確保蜂卵相遇,提高防治效果。
(二)落實面積,確保品質
各區植保機構要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落實放蜂面積,以鄉鎮或村為單位開展統一釋放。同時,要加強赤眼蜂産品品質檢測,確保産品品質合格,保障放蜂效果。
(三)精心組織,及時釋放
雷陣雨天氣對釋放赤眼蜂造成不利影響,各區植保機構要與供蜂單位協調送蜂時間,抓住晴天有利時機,做好放蜂的組織工作。放蜂時遇小雨,可冒雨放蜂。如遇大雨、大風停止放蜂,可放在陰涼處平攤開,風雨停後立即放蜂。
(四)做好宣培,確保防效
各區要成立技術指導組深入農戶和田間,進行放蜂技術指導。並通過電視、報紙、廣播、微信等多種媒體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宣傳赤眼蜂生物防治技術,提高農民綠色防控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