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朝陽公園路完成“拆墻透綠”,通過實施朝陽公園路産業帶周邊區域環境整治,打造出花園式風情街。
近日,圍墻拆除後,公園美景全部“透”出來。(程功 攝)
月季走廊300米長
朝陽公園路上,雜亂、密閉的綠化帶不見了。道路兩側的綠地生機盎然,紅黃粉色的月季花帶中,點綴着繡球、玉簪等時令花卉,遠遠望去仿佛一條多彩的花毯。
朝陽公園路北起亮馬橋路、南至農展館南路,長約2.1公里,位於第三使館區周邊。道路沿線有好運街、二十一世紀飯店、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藍色港灣、朝陽公園、鳳凰衛視等文商旅體産業。“朝陽公園路沿線是一條産業帶,這裡既是面向國際展示首都形象的窗口,也是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場所。”朝陽區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鐘榮波介紹。
月季是北京的市花。在這次環境整治中,以現有特色綠化為底色,優化機非隔離帶及道路兩側綠化空間,打造了一條300米長的月季走廊。工程選取花期較長的月季為主要花卉,以花墻、地栽、攀藤等多種方式,種植了“約定”“仙境”“粉扇”等品種。
增加650米林蔭木棧道
過去,朝陽公園實行封閉管理,市民只能從朝陽公園路上有限的幾個出入口進出。圍墻阻隔了群眾的游園便利,也割裂了城市道路環境景觀。
朝陽區城市管理委聯合麥子店街道、朝陽公園,共拆除了朝陽公園西側圍墻810米,公園內也增加了650米林蔭木棧道。如今,市民行走在朝陽公園路上,舉步就能直接走進公園。此外,工程還增設了連通公園內外的道路和休憩設施,借景朝陽公園內的南湖,實現道路、公園、湖景融為一體的景觀效果。
在環境整治中,朝陽區在道路沿線營建了公共空間,巧妙設計了與周邊建築風格、環境匹配的花境、休憩設施、燈光等,讓市民、游客走得進去,能玩能坐。從朝陽公園西2門木棧道入口處,自南向北沿着木棧道行走,移步換景,令人心曠神怡,沿線設置有“青綠小屋”等景觀小品,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打卡。
優化佔道箱體佈局
朝陽公園路是連通第三使館區的重要道路,通過亮馬河沿線各條支路也可通達三里屯商圈。朝陽區推動道路從“交通走廊”向“街景空間”轉變,進一步提升市民出行的便利性以及游覽、消費環境的安全性、舒適性。
“整治前的朝陽公園路産業帶周邊區域,人行道被40處各類箱體佔用,造成人行道不連續、市民通行不暢,且存在安全隱患。”麥子店街道城管辦副主任呂溢介紹,這次整治融入了國際化視野、花園城市建設理念,通過改造人行道、綠化帶以及開放公園邊界、遷移沿線箱體城市傢具設施,推進夜景亮化等,打造一條自然生態風情街。
在整治過程中,沿途城市景觀和文化空間被穿珠成鏈,將佔用人行步道的多個箱體進行拆改挪移至公園綠地內,並種植了竹林進行美化。同時撤除6根線桿、擋車樁500余組,優化交通組織,新增一條右轉車道,方便市民前往朝陽公園、泡泡瑪特。
“城市道路和公園、小區、街景融合,環境更舒朗,也進一步提升了營商環境。”朝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好運街、鳳凰衛視等單位也參與了共建,承擔社會責任,助力朝陽公園路産業帶周邊區域環境整治。(朱松梅 董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