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發佈《關於開展2025年度北京市職稱評價工作的通知》,自7月10日起,在全市啟動2025年度職稱申報工作。凡是與本市所屬國有企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機構建立人事勞動關係的專業技術人才,包括港澳臺地區人才、持有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的外籍人才,均可申報本市職稱評審。
社會化職稱評審工作分五個階段
7月10日起,工程技術、農業技術、實驗技術、經濟、會計、統計、審計、體育、新聞、出版、播音主持、翻譯、藝術、工藝美術、文物博物、圖書資料、檔案、自然科學研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公共法律服務等系列(專業)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按照全市統一時間開展,共分5個時間段。
個人網上申報階段
7月10日-7月31日
申報人登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http://rsj.beijing.gov.cn),點擊“個人辦事”欄目,註冊登錄後,選擇“職稱評審”模組,進入“北京市職稱評審服務平臺”進行操作。
單位審核公示推薦階段
7月10日-8月7日
申報人參保單位登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點擊“法人辦事”欄目,選擇“職稱評審單位審核推薦”模組,進入“北京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管理系統”,審核申報人所填寫的個人資訊,並公示不少於5個工作日。
評審服務機構審核階段
7月10日-9月16日
這一階段評審服務機構將完成首次審核,對於申報材料不完整、不規範的,評審服務機構一次性告知申報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並予以退回。
個人繳費階段
審核通過後,申報人按照評審服務機構通知的規定時間內通過系統網上繳費。逾期未完成繳費,視為放棄申報。評審服務機構將審核通過且繳費成功的申報人提交評審委員會評審。
答辯評審階段
9月初-11月底
高、中級職稱評審需現場答辯;初級職稱評審不答辯,採用專家評議的方式開展。評審委員會按照分類評價標準對申報人進行綜合評價,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錶決,申報人獲得出席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票數,可取得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
此外,衛生技術、中小學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技工院校教師等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的工作流程及時間安排以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通知為準。經備案實行自主評聘的高等學校、黨校和部分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民營企業等單位,按照備案的工作方案自主開展評審工作。
國內外職業資格與職稱互認後
可申報高一級職稱
為拓寬國際化人才職稱晉陞通道,對於目前已取得《北京市國際職業資格認可目錄(1.0版)》急需緊缺清單中IEEE高級會員等8項國際職業資格的專技人才,可對應高級職稱,並可作為申報本市正高級職稱的條件;取得ACM高級會員等25項認可度高的國際職業資格,可對應中級職稱,並可作為申報本市高級職稱的條件。具體對應的共計33項國際職業資格可在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發佈的《關於開展2025年度北京市職稱評價工作的通知》中查詢,為國際化專業人才提供更加精準的便利化服務。
同時,在國家及本市確定的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係範圍內,取得註冊消防工程師等54項職業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符合本市相應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中規定的學歷學位、工作年限條件的,其職業資格可對應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並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具體對應的54項職業資格可在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發佈的《關於開展2025年度北京市職稱評價工作的通知》中查詢,實現職業資格制度與職稱制度的有效銜接。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提醒
提供虛假材料將記入“誠信檔案庫”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特別提醒,近年來,本市職稱評審全面推行成果代表作制度,專業技術人才請勿相信“代發論文”“假期刊”的虛假宣傳,應注重總結提煉日常工作中在技術研發、技術改革、技術應用、標準制定、學術科研等方面的業績成果,及時歸納整理,用最能體現能力水準的項目報告、研究報告、技術報告、工程方案、設計文件、業績報告、專利、專著、論文等業績成果申報職稱。對於提供虛假材料、剽竊他人作品和學術成果或者採取其他不正當手段的申報人,將按照有關規定取消申報資格並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對於取得職稱的申報人將予以撤銷職稱。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李李表示,目前北京市職稱評審共有25個系列,涵蓋了人工智慧、大數據等1236個專業。職稱評審採取全程網上申報,整個過程公開透明,並實現職稱、學歷、社保等多項資訊數據調取比對,無需線下提交任何紙質材料,不存在代報名和保過等情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不舉辦也不委託任何機構開展各類職稱評審培訓或代報名工作,切勿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