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游“京西小故宮”,欣賞漢服快閃,體驗非遺技藝,打卡“網紅”文創……上周末,北京藝術博物館舉辦“萬壽有好市”文化雅集活動,為觀眾奉上一場國潮文化盛宴。
萬壽寺內,古建築成了國潮文化展示的舞臺。伴着悠揚的古曲,20位身着中國傳統服飾的演員登場,從萬壽閣出發,沿着大禪堂、假山,一路巡游至方丈院。觀眾宛若走進一幅流動的丹青畫卷。
一場融合禮樂文化的視聽表演熱鬧上演。舞者們身姿曼妙、動作行雲流水,盡展傳統服飾飄逸之美,引得觀眾陣陣喝彩。互動環節,觀眾上臺跟隨領舞演員學習“提沉”等基礎動作,感受古典舞的獨特韻味。
“周末帶孩子來逛博物館,沒想到還能遇上這麼美的表演。”吳女士牽着7歲的女兒站在最前排,看得意猶未盡。她説:“在這裡不僅能近距離欣賞古建築等固態的文化遺産,還能參與活態的國風藝術快閃,聽漢服禮儀老師講解唐、宋、明不同時代各具特色的禮儀,我和女兒都學得特別認真。希望博物館能推出更多有趣又長見識的體驗活動。”
圍繞萬壽寺中路的古建與園林,5個非遺項目體驗區錯落排開。觀眾在工作人員的輔助下,可以以茶粉為墨、茶筅為筆,在茶盞中勾勒出精美圖案;用巧思修剪、插擺鮮花,完成獨具創意的花藝作品;或者動手體驗絲線交織成布的奇妙過程,利用倣點翠工藝製作精美發飾。
投壺游戲區最熱鬧。這個已經流傳了2000多年的中國傳統游戲,尤其吸引外國觀眾的關注。“這是我第一次體驗這項古老的游戲,很好玩也很有挑戰性。”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觀眾説,藝博是他在北京旅程中的意外之喜,“古建裏的博物館很有特色,不僅有好看的展覽,還有互動體驗。我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在北京的愉快旅游經歷分享給更多親友。”
萬壽寺東路,15家文博單位開攤,琳瑯滿目的文創産品吸引觀眾駐足選購。“我們希望通過這場文化雅集,讓更多人走近傳統文化、愛上傳統文化。”藝博館長陳靜説,此次活動是該館“福運萬壽”系列活動之一,後續還將推出更多有創意的文化活動,以創新形式活化歷史資源,搭建公眾與傳統文化深度對話的橋梁。(李祺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