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嘉年華用AR畫筆和VR航太艙打造跨次元互動,數字藝術展以“多智慧社群”開啟AI藝術對話,元宇宙光波市集虛實交融解鎖主題市集新玩法……“五一”假期,北京文旅市場掀起“科技+”體驗熱潮,眾多科技文旅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數字化平臺和場景創新,讓文化“可感知”、科技“有溫度”,持續釋放假日文旅消費新動能。
5月1日,“觸界·未來朋友圈”科技嘉年華在五道口京張鐵路遺址公園廣場開啟了一場“科技+”的沉浸式狂歡。AR畫筆“手繪”立體世界、VR神舟飛船返回艙模擬航太任務、書法機器人現場寫扇面,活動現場各種前沿科技産品讓人目不暇接,這裡不僅有人形機器人炫酷互動,還有“黑悟空”CosPlay Show,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等海淀區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齊聚嘉年華,尖端成果走出實驗室,讓市民游客近距離觸摸“大國重器”雛形,給人以全新的“科技+”體驗。
近年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積極支援文旅+科技融合發展,迄今已評選優秀案例88項。在傳統觀賞型旅游模式的基礎上,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出沉浸式體驗、智慧導覽等多元化消費場景,更孕育出數字文創、虛擬演出等新興業態。法海寺壁畫藝術館在高清巨型顯示屏、360度立體環繞落地球幕等數字化技術的幫助下,挖掘法海寺壁畫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游客可以近距離欣賞“動”起來、“活”起來的明代壁畫。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以遊船串聯亮馬河至紅領巾公園水域的1河、2湖、24橋、18景,融合5G、數字光影、VR等技術打造沉浸式夜遊船體驗,感受“船在水中走、人在畫中游”的魅力,是京城夜游的“金名片”。泡泡瑪特城市樂園結合三維渲染、數字人技術,為游客提供沉浸式交互游樂體驗。北京城市圖書館“元宇宙體驗館”構建超越想像的虛擬與現實交融的閱讀世界,數字孿生技術將實體場館復刻至雲端,讀者穿行線上的平行世界,可體驗參與線下館內的展覽活動,也可與線上世界的讀者、館員、專家交流互動。
“五一”假期,北京眾多文旅+科技創新場景讓市民游客感受到科技賦能帶來的文旅新體驗。東城區藝雲數字藝術中心成為王府井新晉打卡地,常設展《靈境:未來靈感世界》正在四樓展廳開展,展覽通過古、今、未來3大篇章構築一條清晰的觀展動線,無論是史前岩畫、古代紋樣、中西方繪畫藝術,還是“賽博格”人機共生體,在沉浸互動式數字光影中都觸手可及。
在海淀區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舉辦的“2025亞洲數字藝術展”以“多智慧社群”為主題,匯聚國內外藝術家與AI共創作品。朝陽區藍色港灣愛神廣場“元宇宙光波市集”以虛實結合、數字分身等技術打造“科技+新消費”主題市集。在朝陽區798·751園區無界之境科技藝術中心舉辦的“巴黎聖母院沉浸式VR展”,以第一視角探索巴黎聖母院,360度視角全方位近距離觀賞末日審判之門、拱頂、玫瑰花窗等經典元素,並在巨鐘下感受多具銅鐘齊響的震撼。(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