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通過“園區直通車”模式,從田間直達市集 北京優農産品市集帶來“小時級鮮度”
3月22日,位於北苑路88號的北京優農特色農産品市集開市。圖為市民在創意展位前選購。(和冠欣 攝)
3月22日,位於朝陽區北苑路88號的北京優農特色農産品市集正式開市。現場30余個創意展位、300多種“京”字號農産品集中亮相,市民來趕集能品嘗到“小時級鮮度”的美味。
“小時級鮮度”是本次市集的最大亮點。現場,昌平草莓、密雲番茄等攤位前正圍着不少市民詢價、選購。據了解,市集所有蔬果都是通過“園區直通車”模式,從田間直達市集,上午9:30準時上架,確保前來選購的市民品嘗到最新鮮的味道。眾多參展商中,匯聚了京一根、老栗樹、密之藍天等10余家擁有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的企業,現場展銷也是對高標準種植管理技術的一次展示。“水果蔬菜都很鮮靈,感覺像剛從地裏摘下來一樣!”一位市民邊試吃邊説。
為了讓市民買得放心,主辦方對參展商家進行品質把控,現場銷售的農産品都經過了抽樣檢測。同時,市集上的優質蔬菜配備“身份證”。消費者只需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便能查看到産地等産品相關資訊。這種“從田間到舌尖”的透明化溯源,讓市民在選購時更加安心。
除了優質農産品,觀賞魚、面人、火繪葫蘆、花卉等展位前人氣滿滿。一位帶孩子前來逛市集的家長表示,“這裡不僅有新鮮的農産品,還有非遺手工藝品,孩子玩得開心,我也買得盡興。”
與此同時,市集還通過“新農人”宣講、特色農産品推介、“第一書記”助農等專區,助力京郊農産品提升知名度、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
為什麼選擇以市集的方式推廣優質農産品?北京市數字農業農村促進中心品牌建設工作負責人表示,“市集是最直接的獲客方式,商戶可以直接對接市民,建立聯繫後還能組建社群團購圈,有助於拉近市民與商家的關係。市集也是最直接的展示方式,從田間地頭直達市民餐桌,展示京郊農業形象,讓市民共用鄉村振興成果。”
據悉,2025年市集將常態化運營,貫穿全年,每週六9:30開集(除五一、十一、春節)。市集還將常態化邀請電商平臺、連鎖超市等現場對接洽談,拓展社區團購渠道,構建産銷對接長效機制。同時,市集還計劃推出京郊休閒旅游資源推介、農業科普展示、農産品擂臺賽等活動,持續打造品牌地標,成為市民近距離體驗北京農業的窗口。(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