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門大柵欄又有商業體上新。3月6日獲悉,經過兩年多建設,北京坊二期主體工程已竣工亮相。未來,北京坊二期將與一期地下全面連通,共同打造升級版的“中國式生活體驗區”。
北京坊二期設置了多處花燈景觀,再現曾經的“燈街”璀璨。
設計有韻味
與文保古建風貌相協調
夜幕降臨,從前門大街向西走入廊房頭條,典雅的國潮花燈一路相隨,與古樸的建築風貌相得益彰。這裡,就是初露真容的北京坊二期。
“從城市風貌的角度看,二期屬於過渡區——北側是已經建成的一期,南側是傳統的衚同院落,建築風格上要着重考慮現代與傳統的協調。”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建築師、總規劃師吳晨此前接受記者專訪時介紹,由於北京坊一期有勸業場、三陽金店等多座民國風格的文保建築,因此二期勸業場南廣場建築立面採用了拱券、民國風門頭、紅灰磚搭配等元素,使廊房頭條沿街風貌相互融合。面對着衚同院落的建築南立面,使用了木、石、磚、瓦等傳統材料,與四合院風貌更加協調。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坊二期與一期地下將實現連通,形成環形游覽路線,有限的地面空間中留出兩個室外廣場,可用作演出、展覽、社區活動等。
“結合錯落的屋頂和圍合的院落,北京坊將形成立體街巷。”吳晨介紹,超3000平方米的天臺花園未來有望成為縱覽北京天際線的打卡點,游客可在此俯瞰老北京歷史街區。
施工有巧思
“口袋式”施工方寸間巧騰挪
北京坊二期總建築面積約2.37萬平方米,2022年8月正式開工。“項目場地是瘦長形,建築緊挨着場地的邊緣,最近的距離只有10釐米,幾乎沒有可以用來堆放材料的場地。”北京建工集團項目總工程師陳永福形容,實際建設就像是“螺螄殼裏做道場”,方寸之間巧騰挪。
廊房頭條成了工程現場的“生命通道”——人員、物料、機器都在這條衚同裏運輸,衚同西口則是場地唯一的施工出入口。“我們管它叫‘口袋式’施工。”陳永福介紹,每天進多少材料、什麼時候進、誰先誰後等問題全部以10分鐘為節點來計算安排。
如何讓傳統的磚瓦與石材、玻璃等現代幕墻完美融合?項目團隊巧妙地在建築的混凝土結構中延伸出一個平臺,讓磚墻和幕墻穩固“生根”,給建築物穿上美麗的“外衣”。“從外觀上看,好像是窗戶鑲嵌在磚墻上,實際上,它的全部重量都由混凝土外探的結構來承擔。”陳永福説。
運營有特色
挖掘城市記憶 實現融合發展
“北京坊整體的定位是中國式生活體驗區。一期我們引入了很多首店,到了二期,定位會更加深化和聚焦,向文商旅融合發展做轉型。”運營方北京廣安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文英介紹,近幾年,北京坊客群在發生變化,以前的游客以跟團游為主,如2025年輕游客越來越多,消費品質在提升。
為此,北京坊二期將加強城市文旅特色,比如以中軸線為主題的巧克力博物館、以大柵欄為主題的沉浸式劇場等,更加彰顯北京文化。“潮流社交體驗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王文英透露,目前20多個品牌已經簽約,未來二期開街後,將串聯起北京坊乃至整個大柵欄街區,讓這裡更好玩、更好逛。
北京坊沉澱了豐富的衚同文化、建築文化、商賈文化、會館文化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承載地,運營中也將更凸顯文化味兒。“歷史上,廊房頭條曾被稱為‘燈街’,每年新春都會舉辦燈市,所以今年春節我們在衚同口設置了以京繡牡丹為元素的球形藝術裝置。”北京大柵欄永興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錦兵介紹,沿街建築立面與山墻局部採用鏤空花磚,使室內燈光朦朧地透射而出,呼應“燈街”歷史,喚醒老北京記憶。(陳雪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