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珍貴化石、模型展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強壯怪誕蟲”再現5億年前古海奇跡

日期:2025-02-26 09:38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展覽中的強壯怪誕蟲化石及模型。

展覽中的強壯怪誕蟲化石及模型。

展覽中的強壯怪誕蟲化石及模型。(程功 攝)

鳳姣昆明魚化石照片及復原圖。

鳳姣昆明魚化石照片及復原圖。

長尾周小姐蟲模型及化石。

長尾周小姐蟲模型及化石。

  2月25日,“古海奇跡——寒武紀澄江生物群化石精品展”在國家自然博物館開展,200余件化石、模型重現5億多年前的生命篇章。

  發現於雲南澄江帽天山的澄江生物群是迄今已知分佈最集中、保存最精美、種類最豐富的寒武紀特異埋藏化石庫,被認為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實證,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目前,科研人員在該地區已發現20多個門類、300多個物種。這些化石不僅展現了動物演化樹的最早輪廓,還再現了大約5.18億年前多姿多彩的海洋生命世界。

  展覽通過“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澄江生物群中的無脊椎動物”“澄江生物群中的脊椎動物”“來自遠古的神秘動物”“海洋食物鏈的起點——藻類”5個單元,再現“古海奇跡”,展出約210件珍貴化石與精緻模型。

  一件大頭小眼、背部長有長刺的鮮艷模型,名如其形——“強壯怪誕蟲”。“最初的研究者誤解了怪誕蟲的背腹關係,導致其看起來極為怪異,名字也是由此而來。”國家自然博物館地球科學部助理研究員劉璐説。

  初代海洋霸主奇蝦也在展覽中霸氣登場。“奇蝦不是蝦,是一類鮮為人知的射齒動物。”劉璐説,奇蝦體長可達2米,身體呈流線型,擅長游泳,身上十幾對“槳片”可為其提供充足動能,方便追捕獵物。

  體長不過兩三釐米的鳳姣昆明魚卻有“天下第一魚”之稱。“它的發現,將脊椎動物最早的化石記錄向前推進5000萬年,為探索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關鍵證據。”劉璐介紹。

  展出的絕大部分標本已是滅絕物種,但也有個例,比如形似小豆芽的澄江小舌形貝。劉璐説:“小舌形貝與現生舌形貝極為相似,後者通常被認為是‘活化石’。”

  本次展覽為收費展覽,展期持續約3個月。(牛偉坤)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