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商業升級釋放消費活力 “小而美”商業綜合體蓬勃生長

日期:2025-02-12 08:2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家門口不僅有便民超市、理髮店,還有星巴克、紫光園、呷哺呷哺等品牌餐飲。近日通過走訪北京多個大型居住社區發現,不少設施陳舊的商業空間經過改造升級,變身小而美的社區商業綜合體。業態更豐富,店舖更時髦,蓬勃生長的小型商業綜合體正成為京城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居民區商業悄然升級

  “到裁縫店取改好的衣服,順便點杯咖啡小憩一會兒,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吃喝玩樂一條龍服務。”剛剛過去的周末,家住朝陽區團結湖東裏的市民孫女士坐在JM咖啡店,享受午後時光。她所説的家門口的新變化,指的便是2024年開業的團結新里潮FUN街區。

  孫女士在團結湖東里長大,她熟悉的這片商業區域曾是主要售賣小商品、服裝、漁具及觀賞魚、蔬菜生鮮等商品的天宇市場。“老市場變成網紅街區,連帶着周邊道路都乾淨整潔了不少。”她説。

  走進團結新里潮FUN街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錯落有致的樓梯和天臺,市民游客可以順着樓梯穿行在各種特色小店之間。各種便民商業也在這裡聚集,商超、早餐店、裁縫鋪齊全。

  豐台區方莊南路2024年底也多了一條美食街。“我就住這樓上,以前想吃點快餐小吃,得到一公里外的宋家莊去,現在方便多了。”市民秦女士説,小區底商本已空置多年,只有一家小超市和銀行,經過重新裝修和招商運營,現在成了“京街”美食街,人氣也旺了起來。

  放眼京城,小而美的社區商業綜合體正蓬勃發展。在豐台區石榴莊,2024年開業的光彩裏·生活港將有些老舊的社區商業樓整修一新,引入品牌超市和星巴克、茶百道、紫光園等連鎖餐飲,還定時開展主題市集等消費活動;在朝陽區垡頭,同樣在2024年開門迎客的合憬薈,引入此前區域內沒有的呷哺呷哺、麥當勞、吉野家等近40家品牌連鎖店,還為周邊10余萬居民提供親子家庭娛樂休閒場所;在昌平區城南街道,昔日的背街小巷升級成了一條商鋪林立的“昌盛小街”商業街,春節假期裏,非遺展示、民俗文化、年貨物品擠進小街,升騰起濃濃的煙火氣。

  連鎖品牌是入駐主力

  《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24年工作要點》提出,要營造城市消費新場景,激發社區商業活力,在全市建設一批佈局合理、業態豐富、智慧便捷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按照相關規劃,到2025年,全市將建成856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實現便民生活圈社區全覆蓋。

  “在北京,社區商業綜合體逐漸成為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發展方向。”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説,隨着人們生活水準提高,社區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品質化水準逐漸提高,社區商業逐步向規範化、連鎖化、品牌化經營轉變。

  在採訪中也注意到,大型居住社區商業升級的共性就在於大量連鎖品牌的入駐。例如,豐台區方莊南路“京街”就引入了麥當勞、味多美、康文福等連鎖餐飲品牌,以及三木造型等美容美發品牌。

  “連鎖品牌開到小區旁,吃飯、購物更放心,提供的服務和商品更有保障。”住在“京街”對面小區的趙女士對此感到欣喜。

  便民業態還需補足

  一批連鎖品牌豐富了“京街”業態,但也有居民抱怨:“都是些常見的牌子,缺少個性化選擇。”

  光彩裏·生活港也存在類似問題。“裝修改造後環境好很多,連鎖門店開了不少,就是少了點親切,想吃根油條都不知道上哪兒。”石榴莊老住戶姜先生説。

  “這都是年輕人去的地方,我除了買菜,很少進去逛。”住在團結新里潮FUN街區旁邊的劉阿姨對這座嶄新的商業體興趣不高,在她看來,配鑰匙、修鞋、小家電維修等業態才是剛需。

  北京不少大型社區建成年代較早,小區物業服務能力欠缺,居民對疏通下水、更換水龍頭、家電維修、墻壁打孔等日常生活服務需求強烈。但通過走訪發現,升級後的小型商業綜合體普遍缺乏集納多種“小修小補”功能的便民服務空間。

  此外,居民也期待升級後的商業空間能開闢出舉辦社區活動的公共空間。

  部分社區商業綜合體已經做出探索。在昌平區城南街道昌盛小街上,整體以暗紅色磚墻為主色調的介山書店頗受歡迎。昌盛小街原名為介山路,介山書店由此得名。書店不僅為讀者提供閱讀場所,還擔當起了“商區同盟——小街有約會客廳”的角色,成了社區公共文化交流的空間。工作人員表示,這裡已舉辦過“煙頭換爆米花”“垃圾換書籍”等社區活動,居民沒事就愛來書店。

  顯然,社區商業升級除了考慮商業運營,還要與社區、街道充分合作,補足服務短板,增添社區居民活動空間。“例如,老年人口較多的社區可以增加老年食堂、健康服務中心和小修小補業態,年輕家庭集中的社區則可以引入親子娛樂等。”賴陽説。(鹿楊)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