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氣象臺預報,1月25-27日我市有降雪、大風和寒潮天氣,28-31日將有持續低溫過程。其中25-26日有小到中雪,積雪深度1~3cm,山區3~6cm。26-27日氣溫驟降,48小時降幅將達到8℃左右,局地降幅10~12℃;期間最高氣溫-4~-2℃、最低氣溫-13~-12℃,此外26日白天至27日白天有3、4級偏北風,陣風6、7級,山區局地8級以上;28-31日氣溫持續較低。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提醒廣大農戶,積極採取應對措施,減輕降雪和大風降溫對農業生産的影響。
一、設施農業指導意見
本次降溫降雪天氣可能導致棚室溫度偏低,光照不足,易發生冷害、凍害,要注意強化設施維護加固,分類別做好設施生産環境調控,分作物落實關鍵農藝措施。
(一)做好棚室檢修維護
1.檢修設施
檢查設施放風口、棚膜、出入口、保溫被等縫隙是否封嚴,及時封堵補漏,防止進風和熱量散失;及時檢修卷簾機、卷膜機等設備;加固棚體結構,排除安全隱患。
2.清除積雪
降雪後及時清除積雪,防止棚室負重過大損毀棚架、壓壞棚膜,同時確保棚膜透光性,充分利用晴天太陽光蓄熱;晴天在保證溫度前提下,合理早揭晚蓋保溫被,增加溫室進光量和白天蓄熱,提升夜間溫度。
(二)加強生産環境調控
1.加強保溫
一是不同設施分類採取保溫加溫措施。在溫室出入口設置圍擋,在溫室內採光面地腳處、後坡處懸挂擋風薄膜,防止濕冷空氣進入溫室。磚墻日光溫室主要通過架設“二道幕”和熱寶增溫塊進行保溫增溫。新型設施需防範極速降溫,柔性日光溫室及時啟動水迴圈裝置或地中熱系統,連續陰天採用電輔熱驅動應急增溫,無蓄放熱裝置的,可增設高壓鈉燈、浴霸燈發熱燈具增光提溫,保障最低氣溫不低於6℃;外保溫大棚增設“二道幕”,採用上午僅東半棚起苫、下午僅西半棚啟苫交替保溫,有條件的採用空氣源熱泵進行加溫,保障最低氣溫不低於4℃。二是不同作物分類保證棚室溫度。蔬菜低溫來臨前2~3天,白天中午保持在30℃左右,以便棚內儲存較多熱量,低溫來臨時果類蔬菜棚室最低溫度不宜持續低於10~12℃;葉菜類等耐寒蔬菜不宜持續低於5℃。西甜瓜育苗溫室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5~28℃、夜間18~20℃,最低不低於15℃;已定植大棚,建議採用“地膜+小拱棚+二道幕”進行保溫處理,保持大棚封閉狀態,維持日溫25~30℃,夜溫15℃以上。草莓棚室內最低溫度不低於5℃。食用菌可在棚內碼放發菌的菌棒上加蓋薄膜、遮陽網等覆蓋物進行保溫。
2.增加光照
雨雪前及時清理棚膜上的浮塵,保證棚膜的透光性;溫室後墻可張挂反光幕;有條件的可採用高壓鈉燈、LED燈等燈具進行補光。
3.降低濕度
根據作物類型合理放風,有條件可採用靜電除霧設備降低濕度,病害防治儘量不要選擇藥液,可採用粉塵劑或煙劑,噴藥後及時通風排濕。蔬菜一般晴天“一日三放風”,在早上揭苫1小時(小風口放風10~15分鐘)、棚內溫度升高25℃以上、傍晚放苫前(棚內溫度22℃以下)分三次放風,陰天放風時間減半,維持棚內相對濕度60%~70%,注意通風口要小,避免閃苗。西甜瓜已定植大棚,於中午溫度高於30℃時揭拱棚膜適當放風。草莓揭開棉被後,小開風口10分鐘左右關閉,待棚溫提高到25℃以上時再開,低於23℃時關閉風口。食用菌通風換氣於每天氣溫較高時進行,每次30-40min。
(三)落實關鍵農藝技術
1.蔬菜
當前主要是日光溫室內越冬果類菜的管理和采收關鍵期,加強甘藍類、葉菜類等耐寒性蔬菜管理,及時開展早春茬設施和露地蔬菜育苗。一是提高植株抗性。對於番茄、黃瓜等喜溫茄果類菜,降溫前可葉面噴施鎂、鋅、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也可追施生物菌肥、腐植酸肥、甲殼素、海藻肥以及氨基酸類等利於養根的肥料,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提高植株耐低溫耐弱光的能力。對於甘藍類、蔥蒜類、葉菜類等耐寒性蔬菜,低溫來臨前還可通過調控溫室溫度較正常管理下降2℃左右,適度進行低溫鍛煉,減少氣溫驟降造成的低溫冷害。二是加強肥水管理。低溫期儘量不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加重冷害凍害;降雪降溫天氣過後,可結合滴灌少量施肥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為主,切忌大水澆灌。三是加強植株管理。降溫前達到上市標準的産品及早採摘,特別是喜溫果菜類,同時摘除畸形果,減輕植株負擔。低溫天氣一般不進行打叉、疏花疏果、採果等操作,以免造成傷口引發病菌感染而産生病害。天氣轉好後,疏除老葉、病葉及遭受冷害的枝杈葉片。四是合理揭蓋保溫被。久陰驟晴後不能立即全部揭開保溫被,要注意間隔或部分揭保溫被,避免葉片在強光下失水萎蔫。若發現葉片萎蔫應回蓋保溫被,待植株恢復後再逐步揭保溫被。萎蔫嚴重,可噴20℃左右的清水或1%的葡萄糖水或1%的海藻酸溶液等,儘快恢復植株長勢。五是及時防治病害。降溫前提前預防,如已發生病害,在對症用藥的基礎上噴施廣譜性殺菌劑,如未發生病害,可用廣譜性殺菌劑與混配性好的葉面肥一起使用,選晴好天氣噴施。六是做好搶收搶播準備。對於受冷害凍害嚴重的棚室,應在晴天抓緊整地,待氣溫回暖後及時換茬,搶種一茬速生類蔬菜或定植早春茬口蔬菜。
2.食用菌
當前是羊肚菌發菌期,平菇、香菇等出菇期,林地大球蓋菇越冬發菌期,設施大球蓋菇出菇期。一是保溫同時預防發菌燒菌。採取蓄熱保溫措施同時做好溫度監測,菌棒料溫控制在23℃以下,防止發生燒菌,進而引發出菇期爛棒等嚴重損失。如菌棒料溫超溫,及時撤掉薄膜、遮陽網,進行散堆、倒垛。二是分類控濕保溫。平菇、香菇等耐受低溫能力較強的食用菌,管理上以保溫為主,減少噴水次數,溫度低時仍可繼續緩慢生長。大球蓋菇、榆黃菇等耐受低溫能力較弱的食用菌,在棚內底角部和操作間入棚處用塑膠薄膜作1.5米高的圍擋,如有必要,可搭建二道幕進行蓄熱保溫。棚內氣溫低於5℃時,停止向料面或菌棒噴水、注水,防止凍害。氣溫穩定回升後,及時恢復噴水、通風等日常管理。三是做好病害管理。一旦發生病害,及時對污染菌棒隔離管理或摘除病菇進行無害化處理。
3.西甜瓜
當前大部分處於育苗階期,少部分完成定植。一是延緩嫁接和定植。苗期對溫度較敏感,溫度過低,可適當延緩嫁接時間,定植需等寒潮過後地溫穩定在15℃以上、夜間最低氣溫10℃以上時。二是及時防治立枯病和猝倒病。立枯病可選用30%甲霜·噁霉靈水劑1.5~2克/平方米,54.5%噁霉福美雙可濕性粉劑3.7~4.6克/立方米,苗床澆灑或噴霧;猝倒病可選用722克/升霜霉威鹽酸鹽水劑5~8毫升/平方米或60%錳鋅·氟嗎啉,苗床澆灌。三是適當追肥。氣溫回升後及時隨水追施添加肌醇或礦源黃腐酸的大量元素水溶肥,促進植株恢復生長。
4.草莓
當前處於采收期。一是及時植株管理。如發生凍害,應儘快摘除受凍而無法正常結果的花、果或花序,摘除後,噴施預防性殺菌劑防止傷口感染。對於低溫造成的畸形果,及時進行疏花疏果,保證商品果率。二是及時病害防治。低溫雨雪天氣草莓棚內濕度大,極易引起灰霉病的發生,要及時進行通風排濕。
二、大田生産技術指導意見
根據本輪降水降溫情況,及時查看麥田幹土層變化,若1月下旬的降雪不能有效抑制幹土層發展,要積極落實麥田鎮壓等防寒抗旱措施,保苗安全越冬。
(一)積極落實麥田鎮壓
幹土層超過4釐米的麥田,要抓住最高氣溫5℃以上的晴好天氣實施鎮壓,鎮壓嚴格貫徹“壓乾壓濕(地表),壓軟不壓硬(麥苗)”的原則,在白天午後麥苗化凍變軟時進行。
(二)提前做好灌溉準備
如降水量無法抑制幹土層發展,旱寒影響小麥安全越冬時,可在二月中下旬氣溫回升到5℃以上時,採用噴灌澆2小時左右“救命水”,水量不宜過大,地表不能出現結冰,葉片不能出現冰凌,以消除幹土層使麥苗根莖部處在濕土為宜;灌溉後要及時泄水,避免早晚氣溫低時輸水管路上凍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