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集120余項非遺代表性項目 到中國非遺館 提前領略各地年味

日期:2024-12-23 09:2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燈彩(樂清首飾龍)亮相展覽。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燈彩(樂清首飾龍)亮相展覽。

  舞獅秀、年畫展、寫“福”字、插花桶……“過年——春節主題展”日前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對公眾開放。該展通過藝術化呈現與春節相關的非遺項目,邀請五湖四海的觀眾提前在非遺館品味各地年味。

  走進展廳,碩大的“蛇”造型燈籠和“過年”二字就映入眼簾,立馬讓人置身春節祥和喜慶的氛圍中。開展第一天,這個以“春節”為主題的展覽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參觀,有年過八十的長者,也有推着嬰兒車的家長,各個年齡段的人似乎都對“春節”這個中華民族最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有着別樣濃郁的情感。

  本次展覽面積2600平方米,共展示120余項與春節相關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在深入挖掘春節蘊含的歷史文化意蘊基礎上,以春節期間重要時間節點為線索,串聯起與春節相關的不同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環顧整個展廳,展覽敘事從冬至開始,至元宵節結束,分為序廳與“辭舊迎新”“歡聚祝福”“樂歲弦歌”和“普天同慶”四個主題單元。每個主題單元都有不同的風格與概念。

  最讓人感到震撼的是“普天同慶”單元,沉浸式互動的煙火演示流光溢彩,各地民眾歡度春節的照片墻上人們洋溢着笑顏。最後,伴隨着新年祝語,展覽畫上句號,同時也寓意着全新的開始。

  為融入不同地區各有特色的節日習俗、還原百姓的生活場景,展覽通過300余件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相關作品和多場次的展演互動,讓各地觀眾體驗回家過年的親切與熱鬧。

  在“辭舊迎新”單元,冬至數九的消寒圖、臘月迎新的京西太平鼓、“春官”送出的祝福年曆、立春之日鞭打春牛……各地春節民俗讓人流連忘返。

  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樂歲弦歌”單元。為了展現元宵佳節的火熱氣氛,各地精選的花燈亮起,將展廳映照得燈火通明。

  其中,樂清首飾龍無疑是最亮眼的焦點。展廳正中的這條龍明晃晃、閃閃亮,製作工藝複雜,集木工、油彩、紙扎、龍燈、刻紙等工藝於一體。在機關的驅動下,龍船能搖頭擺尾,船上幾百個形態各異的人偶也能動起來,栩栩如生。每年元宵節前後,浙江樂清各地都會舉行盛大的首飾龍巡演活動,人們期望它能帶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在“歡聚祝福”展廳,一條長隊格外顯眼。原來,這是想要帶走由非遺傳承人親繪年畫的觀眾。這種年畫源自濰坊楊家埠年畫非遺傳承人趙立萍與水墨藝術家趙初凡的合作,他們第一次把水墨畫與年畫巧妙結合,新創水墨年畫。傳承人現場作畫,觀眾花費20元即可把濃濃年味帶回家。

  “樂歲弦歌”區,京西太平鼓表演人氣火爆。來自本市門頭溝區民間舞蹈團的演員們用精彩表演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歡呼。

  主題展開放期間,非遺館將定期組織各地非遺代表性項目進京展示展演,同時配套開展“傳統曆法與春節”展覽、春節文化論壇、“春節有好市 非遺館裏過大年”、“張燈結綵過蛇年 燈彩點亮非遺館”、元宵節舞龍等多項活動,豐富春節期間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袁雲兒 戴瑞)

  觀展攻略

  展覽時間:

  2024年12月21日-2025年3月2日

  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周日9時-17時

  展覽地點: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一層1、2展廳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