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與駐地企業、商務樓宇、公園等社會單位共用停車資源,深受居民歡迎 東城新增有償共用車位1051個
老城寸土寸金,停車難給居民們帶來不便。2024年,與駐地企業、商務樓宇、公園等社會單位共用停車資源,東城全區新增有償共用停車位1051個,不僅讓居民有地兒停車,也釋放出不少路面空間,讓居民出行更方便。
熱門景區前門大街周邊,分佈着大片平房區,亂停車一度影響了周邊的交通秩序。“前門平房區沒有配建停車場,過去居民們主要是在路側停車。”前門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2024年,前門東路商業區內開闢了一處地下停車場,共有420個車位,不但為游客提供停車服務,還專門拿出60個車位與周邊居民共用,限號日、周末都可停放,深受居民歡迎。“這處停車場,建設之初就考慮到方便游客、居民停車,共規劃了8個出入口,現階段開放了2個,下一步還將陸續開放。”北京天街集團下屬東方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
無獨有偶。地處商業樓宇懷抱中,朝陽門街道也協調轄區多個商務樓宇的地下停車場“借出”一部分車位,共用給周邊小區居民。目前,朝陽門SOHO的200個、銀河SOHO的390個共用車位已向周邊有需求的居民全時開放,工作日、節假日、限號日,還可以全天停放。同樣地處商圈中,2024年,崇外街道將國瑞北路一片邊角空地建設升級為便民停車場,在面向社會開放的同時為居民提供20個共用停車位,進一步緩解轄區停車難題。
公園也是共用車位的主體。在龍潭中湖公園內,龍潭中湖立體停車場共有停車位499個。2024年,該停車場向附近居民共用80個車位,目前均已辦理完成。這棟立體停車樓緊貼居民需求,車位均為小型車停車位,一層有10個無障礙車位,停取車輛更方便;二層中部設置了53個充電車位,便於電車車主使用。此外,停車場還配有洗車服務。
毗鄰公園的左安浦園小區的徐鶴就是辦理共用車位的居民之一。“過去,下班回來要四處找車位,現在停到公園停車樓裏,安全、放心。”徐鶴説,該停車樓對居民採取優惠政策,價格為600元每月。
除了居民享受紅利,停車“上樓”,也釋放出了街面的空間。前不久,龍潭中湖公園南門門前的百果園路東段實現了“不停車”,交通更加順暢。(李瑤 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