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羽絨服,帶上行李箱,理髮師孫凱騎上電動車就出了門。他不是去火車站,而是要給東華門街道的社區失能老人到府理髮。4年來,他的“梵珀匠人志願服務隊”利用業餘時間開展義務理髮活動,已經服務了500多位失能老人。
“這些老人出門不方便,咱就多跑一跑唄!”孫凱説。上周末,忙碌了一週的孫凱本該休息,可他卻總是閒不住。得知社區裏有幾位殘疾人好久沒理髮,他帶上理髮工具就出發了。
孫凱的第一站,是王府井大街34號的段大叔家。段大叔早年因罹患多發性神經纖維瘤喪失了聽力,腿腳也不方便,生活全靠老伴兒楊阿姨照顧。楊阿姨説,因為不怎麼出門,段大叔的頭髮已經幾個月沒理了。
孫凱麻利地換上志願者馬甲,打開行李箱,一個簡易的理髮鏡臺就搭了起來。他手中的行李箱,其實是一個移動的理髮店,裏面剪子、推子、鏡子一應俱全。
“甭給弄那麼好!”看到孫凱圍着老伴兒轉來轉去,手上的動作特別仔細,楊阿姨連忙説道。可孫凱卻回答:“沒事兒,馬上新年了,咱得有點‘儀式感’。”理髮結束後,段大叔仿佛年輕了好幾歲。收拾好工具,孫凱騎上電動車又直奔下一家。
家住北池子大街82號的雷大爺和田奶奶是一對殘疾老人。雷大爺今年73歲,謝頂嚴重,只剩下前額和腦後一圈稀疏的頭髮。如何給這樣的老人理髮,相當考驗技術。“理髮師是跟美打交道的職業,我們不能因為老人頭髮少、歲數大了,就敷衍了事。如果圖省事給老人理光頭,那還要我們理髮師做什麼?”孫凱説。
針對這樣的老人,孫凱專門設計了一套髮型。他將老人兩鬢的碎髮剪短,又巧妙地利用老人前額剩餘的頭髮造型,既避免了謝頂的尷尬,又讓老人看上去更加精神。
很少有老人知道,為他們理髮的這個年輕人不但是一位五星級志願者,還是東城區的“技能大師”。今年38歲的孫凱從事理髮20年,是一位資深理髮師。他的店位於繁華的王府井地區,理一次發要上百元,可他卻熱衷於志願服務,為特殊人群義務理髮。這些年,他經常給醫護人員、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義務理髮。
他的行李箱就是專門為做志願服務而定制的。為了讓這個“移動理髮店”功能更豐富,他還在理髮鏡旁邊裝上了音箱,給接受理髮服務的人帶來歡樂。為了能夠服務更多人,他組建了“梵珀匠人志願服務隊”。4年來,這支志願服務隊已累計為500多位失能老人義務理髮,孫凱一個人就服務了200多位。
最近,湖南理髮師曉華火遍網路,也讓孫凱有了新的學習目標。“我希望做一名‘有愛又有才’的理髮師。”他説,“愛”是指志願服務,“才”是指技能進步。“我希望自己的志願服務能堅持做、做得長。(王琪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