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室內過敏多發的季節,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中心接診患者數量明顯增加。中心主任王學艷介紹,門診患者中,不少人錯把過敏當成感冒錯誤用藥,延誤了治療。
“我身體弱,一入冬就犯病。”11月28日,67歲的趙先生因鼻塞、流涕、咳嗽、打噴嚏等症狀前來就診。他已經按照感冒治療了三周,但病情始終不見好轉。症狀久治不愈,讓趙先生感到困擾。接診的王學艷仔細詢問了趙先生的病情,患者的症狀季節性發作長達20年,此前一直當作感冒引起氣管炎給予對症治療,但最後只有使用激素類藥物才能緩解症狀。經過細心檢查,最終,王學艷給出了明確診斷:過敏性鼻炎,過敏原是塵螨、黴菌、寵物毛屑。
原來,趙先生體弱,一到秋冬季節,家裏就是門窗緊閉,還養着兩隻貓。降溫時,老人會打開空調取暖,“老空調14年沒洗過了。”王學艷説,塵螨、黴菌、寵物毛屑,都是冬季最常見的過敏原。由於冬季天氣寒冷,人們開窗通風的頻次降低,室內空氣流通變差,因此室內過敏的情況在門診中很常見。塵螨最容易滋生在床、沙發表面和久不清洗的空調內;黴菌容易滋生在廚房、衛生間等陰暗潮濕角落;寵物毛屑、排泄物、分泌物也可能誘發過敏症狀。
為此,她提醒趙先生,在抗過敏治療同時,還要改善居家環境、遠離過敏原:空調要定期徹底清洗;廚房、衛生間要使用排風扇等通風設備;每週用55攝氏度以上熱水清洗床上用品;沙發、地毯用強力吸塵器定期清理;做好保暖的同時,每天至少開窗通風兩次;儘量減少直接接觸寵物,定期給寵物洗澡、梳理毛髮。
目前正值呼吸道傳染病多發時段,過敏性鼻炎症狀與感冒類似,容易發生混淆,造成誤用、濫用抗生素的情況。與感冒不同的是,過敏症狀至少持續三周以上,一般不伴有發熱、咽痛和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狀。如果某種相關症狀規律地反覆出現,要高度警惕過敏。患者應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查,遵醫囑對症治療。以免不規範、不系統地用藥治療,延誤病情、加重症狀。(孫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