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柵欄歷史文化數字展開幕

日期:2024-11-29 08:2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11月28日,“數字京韻·智繪大柵欄·古建煥新”大柵欄歷史文化數字展覽館開館儀式於大柵欄櫻桃斜街8號護國觀音寺舉行。

11月28日,“數字京韻·智繪大柵欄·古建煥新”大柵欄歷史文化數字展覽館開館儀式於大柵欄櫻桃斜街8號護國觀音寺舉行。(方非 攝)

  華燈初上,西城區大柵欄片區的護國觀音寺內,一片光影閃爍,映照朱戶生輝,殿宇煥彩。11月28日晚,“數字京韻·智繪大柵欄·古建煥新”大柵欄歷史文化數字展在此開幕。這裡也有了新身份——大柵欄歷史文化數字展覽館。

  初冬的北京雖冷,護國觀音寺內卻十分熱鬧。人們跟隨着光影,在院內殿宇間穿梭。一扇扇敞開的門內,是不同的主題展廳,匯成大柵欄歷史文化數字展。

  程長庚、譚鑫培、劉趕三……在“梨園春秋·戲韻流芳”展廳中,大名鼎鼎的“同光十三絕”畫像位於正中,在光影的映襯下十分鮮艷。抬頭四望,四大名旦、前後四大鬚生等伶界翹楚紛紛在列。與一般照片不同的是,這些照片都經過了重新上色,並搭配了光影效果。

  除了用重要“筆墨”展現大柵欄地區與國粹京劇的淵源,館內還開設了“大柵欄老字號風物特展”“古都商脈·興盛歷程展”“大柵欄表情·賈勇攝影展”“軟陶藝術展”和夜游項目等諸多不同主題、特色的展覽。

  護國觀音寺有了新身份,和西城區一直在推進的文物“活化”利用分不開。護國觀音寺始建於明代中晚期,清乾隆甲申年(1764)敕建重修,新中國成立後曾一度成為居民雜院。其歷經數百年,見證了大柵欄的繁華與變遷。為更好地保護與傳承這一寶貴文化遺産,西城區委、區政府於2008年啟動了大柵欄西街改造工程,並於2013年正式啟動護國觀音寺的保護性修繕工作。2018年8月,護國觀音寺文物修繕工程啟動。(張驁)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