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北京積水潭醫院消化內科接診消化道應激性出血患者數量明顯增加,且多發生在老年患者身上。該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高岩提醒,患者消化道出血時,有時並沒有明顯不適感。目前,正處在該症狀高發季節,老年人尤其要提高警惕。
“不疼,沒什麼感覺。”67歲的吳先生因黑便到消化內科就診。他表示自己沒有任何不適症狀。高岩説,黑便提示着消化道存在出血情況。相關檢查結果顯示,吳先生是十二指腸潰瘍導致的消化道出血,而且活動性出血量不小。如果不及時干預將導致貧血,還有可能發生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同時,對於本就有冠心病等基礎病的他而言,貧血還會大大增加心腦血管急症的發病風險。
“類似的情況在秋冬季十分常見。”高岩説,吳先生的情況屬於應激性出血,“氣溫驟降會導致人體胃酸分泌增加,原本存在慢性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受到刺激會加重病情、突發出血。”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且一般症狀不典型、較隱匿,許多患者感受不到明顯的腹痛和不適。這是由於老年人感知能力沒有年輕人敏感。他們往往還長期服用防控慢性病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波立維等。高岩説:“這些藥物的作用不僅會加重消化道病情,還容易掩蓋相關的症狀、表現。”
高岩提醒老年人,要規律生活、注意保暖,儘量避免冷熱刺激造成胃腸道蠕動異常,出現便秘、腹瀉等症狀時可遵醫囑使用調整腸道生態的益生菌或調節腸道蠕動的藥物。一旦出現腹脹、上腹灼燒感等不適或黑便、稀便等大便顏色、形狀改變,要及時就醫診治。(孫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