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特展上,參觀者在“阿伽門農金面具”複製品前駐足。(武亦彬 攝)
“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特展11月20日在首都博物館開幕,270件(套)文物系統呈現古希臘文明各時期的社會和文化風貌,為觀眾展開一幅全景式古希臘歷史畫卷。
作為首博“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系列展覽的重磅展覽之一,本次展覽匯聚了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等希臘境內14家博物館和文物機構的270件(套)藏品。這些珍貴展品縱跨西元前5800年希臘新石器時代至西元前1世紀希臘化時代,全面涵蓋古希臘文明各個時期,大部分為首次在希臘境外展出。“它們將帶領觀眾領略古希臘文明成果,追溯現代西方文明之源,理解文明的多樣性與共同性。”首博策展人邵欣欣説。
從雅典娜、阿波羅的神像,到阿伽門農、亞歷山大等帝王的面具和雕像……在這場以“希臘人”為主題的展覽中,形形色色的“人”是絕對主角。
一尊女人立像,屬於西元前6世紀末敬獻給雅典娜祭壇的一組立像。仔細看,立像身上保留了許多彩色裝飾的痕跡,衣服以藍色和紅色為主色,頭髮施以棕色。“雕刻家描繪了精緻的面部特徵和服裝上豐富多樣的褶皺。”邵欣欣説,與其他一般的女人立像不同,這尊立像穿着較短的長袍,長袍對稱地覆蓋住胸部,露出內衣的一小部分,伸出的右手則是用來為女神提供祭品,“足以見得希臘雕塑藝術的成熟優美。”
展廳裏,金燦燦的文物琳瑯滿目,盡顯黃金國度的浪漫。一件來自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的桃金娘形金花冠,帶有精美的琺瑯裝飾。專家解讀,氣味芳香的桃金娘屬植物是古希臘神話中女神阿佛洛狄忒的聖物,象徵着不朽,也正是這件花冠的靈感來源。
明星展品“阿伽門農金面具”亮相,由純手工錘制而成。“金面具原件出土於邁錫尼城堡遺址的墓葬群內,屬於一位邁錫尼國王,被稱為邁錫尼文明的最好明證。”邵欣欣介紹,這件文物屬於希臘國寶,原件不能出境,“展出的複製品也是一件藝術品,由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宮廷御用畫家埃米爾·吉勒龍製作。”
展覽11月21日起對公眾開放,展出至2025年5月18日。(李祺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