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俄宴風華”展下周國博“開宴”
國家博物館“俄宴風華”展正在布展中。(鄧偉 攝)
一件俄羅斯茶炊,銅包銀的材質,普通人家的日常用具;一件純金船形杯,點綴着紅寶石、藍寶石和祖母綠,沙皇舉辦重要慶典時才會使用。11月13日,國家博物館將於本月21日開幕的“俄宴風華——克里姆林宮博物館藏飲食文物精品展”舉辦文物點交儀式,外方策展人從138件珍貴文物中精選出兩件代表文物展示。一壺一杯,見證文明的多樣和交往。
鋪着桌布的長桌上,銀色的茶炊體量頗大。壺身上,鴨子貼着湖面飛過的畫面生動有趣。18世紀,中國茶風靡世界,茶炊、茶壺、奶壺、糖碗等應運而生。“茶炊內含一個裝熱炭的火爐,底部設有爐柵和灰坑。頂部有蓋,還有一個爐膛,裏面放置一個小茶壺。”策展人説,當時,歐洲人稱它為“俄羅斯茶機”。
一片東方樹葉溝通中華上下數千年,也在俄羅斯闖出名聲——“晚上8點到10點,是人們的第二輪茶會,這成為俄羅斯從皇家到民間共同的民族傳統”。策展人説,黑麵包、紅菜湯、格瓦斯等俄羅斯美食也在中國家喻戶曉。“希望通過展覽,引起觀眾對中俄飲食文化的共鳴。”
另一件展品極盡奢華。“船形杯是1624年製造的,沙皇的私人用品,口沿有他的名字。”策展人介紹,“杯內中心部位有凸出的雙頭鷹,這是俄羅斯最有特點的飲酒器。”
與中國常見的小酒杯不同,船形杯更顯豪放。“是的,就是端起來喝。”策展人看出了大家的疑惑,笑着説,“沙皇只有在盛宴上才會用它飲用蜂蜜或者蜂蜜酒。從14世紀起,莫斯科王公的遺囑和遺贈中多次提到傳給子孫的金制船形杯。”
“這是一個為國博量身定制的展覽,很多展品甚至沒有在克林姆林宮裏公開展出過。2025年,國博飲食文化展會到訪該館。”策展人説,除了展示的兩件文物,此次的展品包括歷代沙皇的私人器物和收到的外交禮物、皇室成員的專屬餐飲具、宮廷和政府宴會的華麗器皿等。多劇透一點,彼得大帝的平底鍋會露面,這可能是他親自參與改革俄羅斯烹飪方式的生動見證。(劉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