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典學大會“考古與中華文明溯源展”開幕

日期:2024-11-07 08:3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中外嘉賓仔細觀賞每一件展品,品味中華文明。

中外嘉賓仔細觀賞每一件展品,品味中華文明。(方非 攝)

  11月6日上午,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推出的“考古與中華文明溯源展”在中國考古博物館開展。300余位中外嘉賓參觀出土文物,體驗編鐘演奏。該展是本屆世界古典學大會推出的配套活動之一。

  此次展覽由中國歷史研究院主辦,中國考古博物館承辦,聯合全國16家考古文博單位共同推出。完整構建“中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國文明體系化發展脈絡。據介紹,博物館一層新辟河北泥河灣、湖北學堂梁子遺址展廳,新增上展文物110余件(組),以點帶面,展示中華大地百萬年人類史。博物館二層系統勾勒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圖景,新增文物160余件(組),調整、新增展覽文字、圖片資訊110余處。博物館三層豐富完善夏商周王朝特質,揭示中華文明的統一性、連續性等突出特徵。新增260余件(組),豐富二里頭展線,科學闡釋夏文化內涵。增加二里頭宮殿模型復原和精品文物,如體現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二里頭象牙權杖;對夏家店下層文化彩繪陶器進行最集中、最全面展示,凸顯二里頭文化多元一體格局。

  參展過程中,中外嘉賓不放過每一件展品。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於2004年出土的殷商時期的馬車;河南安陽小南海遺址出土的石片、凹刃刮削器、砍砸器、石錛、石鑿、雕刻刮削兩用器等舊石器時代文物;北辛遺址出土的罐形陶鼎、紅陶缽;北首嶺遺址出土的折腹小平底陶罐、陶缽、陶瓶等文物,都讓他們流連忘返。

  據悉,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於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舉行。(路艷霞)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