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養雲軒、紫竹院行宮、香山公園碧雲寺經修繕煥發新的生機 歷史名園多處古建年內開放

日期:2024-09-25 09:4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北京,這座承載着千年曆史的城市,以其獨特的皇家園林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頤和園、天壇、香山等市屬公園都是首都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部都是北京市首批歷史名園。2024年年內,又有多處名園古建完成修繕,向社會開放。

  老畫工時隔40餘年再繪頤和園長廊

  頤和園最著名的景點當數長廊了,它全長728米,共273間,是當代世界上最長的畫廊。廊間的每根枋樑上都繪有彩畫,共14000余幅,畫師們將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濃縮在這長長的廊子上。

  從2020年起,頤和園與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合作,開展長廊彩畫病害調查與勘察設計工作。

  北京市園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曾承擔1959年、1979年兩次長廊彩畫重繪工作,代表當時最高水準的畫工均參與了創作。此次修繕,園林古建公司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中心選派參與了1979年彩畫重繪工作的北京大工匠李燕肇,首都建築工匠王光賓,彩畫作匠師張民光、秦書林,油漆作匠師李海先等5位傳承人,時隔40餘年後重繪彩畫。

  “在對長廊整體建築彩畫勘察過程中,首次創新性地使用了三維數字化勘察技術手段,結合三維數字化資訊採集,通過自主軟體開發,對長廊本體彩畫的病害現狀進行準確記錄和分析。”頤和園黨委書記、園長李曉光介紹。

  通過近三年的長廊彩畫保護修復工作,頤和園長廊取得了較好的修繕品質和效果,整體達到設計預期成效,為後續長廊彩畫整體保護修復的推進提供了具有指導意義的借鑒。

  與游人如織的長廊相比,樂壽堂西側的養雲軒顯得低調很多。這座院落裏局部還能看到乾隆時期的建築,光緒時期是嬪妃、命婦、格格的休息之所。2023年10月,頤和園完成了養雲軒建築本體及院落系統保護修繕。

  “活化利用在裝修改造中充分考慮對文物建築的保護,尤其是對房屋原木結構的保護,新增隔斷、燈具、裝飾等儘量不與原房屋結構産生關係,用‘置入’的方式對文物建築進行裝飾裝修,既保護了古建築的風貌,又滿足現代使用功能。同時,充分發揮原建築室內特色,體現古建魅力,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地利用原有地磚及原木結構屋頂,做到尊重原有建築特色。”李曉光説,修繕完成的養雲軒正被打造成頤和園研究院。預計將於2024年10月中旬正式對游客開放。

  紫竹院“清代行宮”修繕工作基本完成

  在紫竹院公園西北側,有一座行宮,是清代帝後去萬壽寺和蘇州街的駐蹕之所,也是北京大運河文化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紫竹院於2012年完成了行宮及周邊院落的修繕,並於2014年8月正式向游客開放,成為公園舉辦文化展覽及相關活動的重要文化展示場所。後來,行宮的部分房屋出現了屋面滲雨、油飾破損等情況,2023年至2024年,紫竹院公園按照市公園管理中心的統一部署,啟動了紫竹院行宮修繕(一期、二期)工程。

  在施工過程中,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堅持“原材料、原工藝、原形制、原做法”,維護文物建築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目前,行宮的修繕工作已基本完成。一磚一瓦皆凝聚着工匠們的心血,一草一木都散發着歷史的韻味。預計在年底前,這座承載着厚重歷史的“清代行宮”將以嶄新的姿態呈現在廣大市民游客面前。

  香山碧雲寺近期恢復對外開放

  2023年的紅葉季過後,香山公園的碧雲寺進行了關閉修繕。

  碧雲寺始建於元代,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於1954年對外開放,先後進行過幾次局部性文物修繕工作,但是關閉修繕還是首次,也是最大規模的一次文物修繕。

  作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摺子工程之一,碧雲寺羅漢堂、菩薩殿等7處文物建築修繕項目自2023年開始,修繕建築面積2800余平方米,約佔全寺建築總量的三分之一,已經提前竣工,將於近期恢復對外開放。

  歷史名園煥發新的生機

  歷史名園是古都北京的金名片。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産,市公園管理中心積極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着力在老城整體保護、中軸線申遺和大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讓一處處歷史名園煥發新的生機。

  市公園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張勇介紹:“從2013年開始,我們先後完成天壇、北海、中山、景山公園內住戶騰退,並且收回了被長期佔用的景山少年宮區域、天壇泰元門及園林機械廠、頤和園東宮門公交場站、北海漪瀾堂古建築群,完成了中山公園核心區內兒童游樂場、社稷壇內壇東西排房的拆除,歷史名園的完整性得到極大恢復。景山壽皇殿建築群、頤和園須彌靈境建築群、北海漪瀾堂古建築群、天壇南內壇墻及廣利門、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等一批重點文物修繕項目也已完成並對社會開放,天壇中軸線原狀陳設、北海漪瀾堂原狀式展陳、頤和園益壽堂進京趕考紅色展等吸引了眾多游客。”

  隨着頤和園長廊、養雲軒,紫竹院行宮,香山公園碧雲寺的修繕完成,歷史名園將以全新面貌迎接四海游客。(代麗麗)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