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乞巧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日期:2024-08-11 09:0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8月10日,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行七夕游園會,帶游客探尋七夕節的傳統文化內涵和民俗印記。

8月10日,北京民俗博物館舉行七夕游園會,帶游客探尋七夕節的傳統文化內涵和民俗印記。 (程功 攝)

  七夕佳節,多家公園舉辦七夕游園活動,為市民游客奉上了一場飽含浪漫風情與文化藝術魅力的節日盛宴。

  紫竹院公園與紫竹院街道聯合舉辦“緣起七夕 情牽紫竹”七夕游園會,古風“送花郎”悠然穿梭於園中,為人們送上美好祝福;時光音樂會餘音嫋嫋,令人陶醉;竹影荷風的優美景致與傳統漢服的典雅相互映襯,唯美而浪漫。

  時光音樂會緊扣“愛”的主題,精心選取了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通過竹笛、排簫獨奏,鋼琴、吉他彈唱等多種形式進行表演,音符在空氣中跳躍,撩動着每一位觀眾的心弦。

  此外,音樂會還特別設置了互動環節,古風“送花郎”與游客相競詩詞飛花令,往來之間,妙趣橫生,引得眾人紛紛喝彩。與此同時,活動為參與者送上美麗的荷花,為這滿盈愛意的傳統佳節增添了更多溫馨與感動。

  在圓明園荷花美景的映襯下,《西廂記》《牡丹亭》唱響經典愛情,《化蝶》雙人舞演繹永恒傳説,《月亮代表我的心》見證美好浪漫,讓市民游客在游園的同時,體會傳統文化的意境與韻味。

  8月10日至8月11日每晚7點半,圓明園正覺寺內都會上演七夕特別劇目《柳蔭蝴蝶》,以內斂浪漫的舞美呈現、簡約優雅的意向表達、含蓄唯美的民謠音樂,帶給觀眾一個全新的“梁祝故事”。明晚7點半,圓明園正覺寺內還將舉辦七夕消夏音樂會。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寓意乞求智巧。在頤和園耕織圖水操學堂,“匠心守望非遺技藝雅集”主題文化活動拉開帷幕,20項京津冀非遺技藝集中呈現,非遺傳承人和民俗專家在現場為游客展示宮廷插花、京繡、拓印,讓游客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

  在活動現場,北京文化藝術活動中心研究館館員石振懷為游客講述七夕的歷史,頤和園科普講師王丹通過展示講解“織出來的二進位”,為游客普及七夕相關知識。

  為烘托節日氣氛,本次活動還特別設置了心願樹打卡處和游客漢服體驗環節,十七孔橋、佛香閣、銅牛、桂樹……頤和園的元素和七夕節的元素在拍照打卡板上完美呈現。愛美的女孩們換上傳統漢服進行拍照。很多游客寫下對生活的美好寄語,粘貼在心願樹上併合影留念,記錄下這一美好的時刻。(代麗麗)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