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花園”點亮樓邊院角

日期:2024-08-02 08:2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微花園,顧名思義,就是樓邊院角的迷你小花園。它比口袋公園還要小,最小的只有幾十平方米,最大的也不過百餘平方米。

  2024年,全市將建設30處微花園,目前已有18處竣工。跟傳統公園不同,微花園從選址設計,到營建和維護,全程都有居民的參與。

  六區試點建30處花園

  通州紫荊雅園社區的月季園小區裏,幾棟高層居民樓合圍而成的空地上,就有這樣一處“小而美”的微花園,見過的人無不讚嘆它的漂亮精緻。

  起伏有致的地形上,50多種花草落地生根。月季、松果菊、山桃草、繡球花、火炬花等植物構成的花境中,鋪上了一條蜿蜒的小徑,安裝了座椅,還特別增加了遮陽傘。據一位社區居民説,以前,這是一片綠地,如今可以走到花園當中聞花香、聽鳥叫,累了還能坐下來休息,非常愜意。

  東城倉南衚同12號院,也有一處居民共建的微花園。這裡不但栽種了繡球、月季、三色堇、鐵線蓮等100多種植物,還有月季拱門、小木屋等園藝小品,甚至還有噴灌設施,幾乎能與都市精品花園相媲美。如今,常有居民在小花園裏下棋,享受與自然親近的時刻。

  眼下,北京正加速建設花園城市。根據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的規劃,全市2024年在馬甸、時雨園、靚景明居等30個社區建設微花園。其中,東城、西城各營建10處,朝陽、通州、海淀和石景山將總共建設10處。短短幾月,已經有18處微花園竣工了。

  街坊護花隊感情更熱絡

  石景山區八角街道的公園北社區裏,最近也添了一座微花園。當這個小花園出現在眼前,老小區仿佛瞬間被五顏六色的植物點亮了。不遠處就是塑膠跑道,孩子們在玩兒,大人在乘涼,很是美好和諧。

  社區黨委副書記高玉漢介紹,微花園的所在地,從前是一片廢棄的邊角地,荒草叢生。“你要是傍晚來,會發現這裡更熱鬧。”他説,大夥兒吃完晚飯,紛紛下樓乘涼。很多小孩子被家長領着,去微花園裏學會識別各種花卉。

  自打有了這個微花園,公園北社區的志願者就專門成立了護花小分隊,他們每天巡視花園,拔草、施肥、修剪殘花,每週還要澆水三次。幾個月過去了,花園被打理得漂亮齊整。

  黨員郭佔欣今年76歲,也是護花隊的成員。“現在天氣熱,我們就趁着涼快去拾掇拾掇。”他説,老街坊們提前一天在微信群裏招呼一聲,次日清晨六七點鐘,就一塊兒去收拾花園。

  近些年,很多來京工作的年輕人在這裡買房落戶。有的年輕人請父母從老家過來幫忙帶娃,這些老人很希望能融入社區,交到朋友,微花園就是很好的場景,“大家一塊兒參加義務勞動,目標是一致的:讓花園更美。不知不覺,人和人的關係也被拉近了。”高玉漢説。

  園藝師進社區教居民種花

  雙秀公園義務植樹基地為全市的微花園作技術指導。公園負責人陳秀海説,微花園從選址、設計,到如今的建設、後期的管護,全程都會有居民參與。

  就拿馬甸社區來説,居民提出小區裏的蚊子有點多,希望能有一些驅蚊植物,微花園就栽種了薄荷、迷迭香。不遠處有一所幼兒園,因此微花園裏種植了黃瓜、番茄,如今已經結出了果實,開展了多次幼兒實踐課。

  建設一處微花園,前後要開展兩三場居民活動。頭一場主要是除雜草和翻地,第二、三場再栽花種草。大家的問題繁多而細緻,比如,花草種植的行距、株距是多少,怎麼脫盆不傷根系,應該栽多深……園藝師都會一一回答,手把手教大家。

  每個微花園建成後,都會成立一個微信群,居民、物業、園藝師都進了群,有問題隨時解答。陳秀海説,最近天氣暑熱,他去幾處花園轉了轉,發現花草仍然精精神神,保持得很好。(朱松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