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京城迎來2024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截至7月30日23時,全市平均降水量98.1毫米,普降暴雨,已接近100毫米的大暴雨標準;城區平均108.4毫米,達到大暴雨量級;全市有552個站點降雨量大於等於50毫米(暴雨),佔比83%,306個站點大於等於100毫米(大暴雨),佔比46%。降雨一直持續到7月30日深夜,隨着降雨雲團減弱,市氣象臺23時解除了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根據預報,7月31日、8月1日兩天京城仍有雷陣雨天氣,大家出行要注意防範。
為何形成此次暴雨?
雨水7月30日凌晨到來,勢頭不小。雖然7月30日下午降雨偶有停歇,還短暫看見了太陽的身影,但隨着北京南側不斷有新生對流發展向北移動,降雨一直持續到了深夜,降雨量不斷“水漲船高”。“北京這雨像在倒豆子,一會黃豆一會綠豆一會蠶豆……”網友們如此形容這場強降雨。
據統計,7月30日0時至23時,全市平均降水量98.1毫米,為暴雨量級;城區平均108.4毫米,均達到大暴雨量級;全市最大降水量出現在密雲東邵渠,達到277.2毫米,為特大暴雨級別。根據氣象標準,24小時降雨量達到50毫米至99.9毫米為暴雨,達到100毫米至250毫米為大暴雨,超過250毫米為特大暴雨。在這場強降雨中,全市大於等於50毫米的站點有552個,佔比83%;大於等於100毫米的站點有306個,佔比46%。
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雷蕾表示,此輪強降雨過程主要是受西風槽和副熱帶高壓配合的影響,再加上還有低空氣流,造成全市出現強降雨天氣,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這種天氣形勢是北京容易出現暴雨的非常常見的天氣形勢。”雷蕾説,從降雨分佈特點來看,也跟前期的預報非常一致,平原地區達到暴雨,沿山及偏東部地區達到大暴雨量級,尤其東北部山區降雨非常明顯。
東北部降雨為什麼最大?
截至7月30日23時,最大降水量出現在密雲東邵渠,達到277.2毫米,為特大暴雨;而一向代表北京天氣的北京南郊觀象臺,降雨量也超過了100毫米,為2024年首場大暴雨。
在這輪強降雨中,北京懷柔連續登上全國雨量榜,其中7月30日9時和10時連續兩個時次,雨強超50毫米/小時,排在全國第一;懷柔7時至10時,3小時雨量達到140.2毫米。在全國多地出現降雨的情況下,7月30日北京的降雨成為8時至14時全國最強:在國家氣象站中,懷柔站165.4毫米、密雲114.6毫米,分別位列前兩名。此外,在7月30日7時至8時、8時至9時、9時至10時的國家級氣象站降水量排行榜中,北京站點均包攬了前三。
為何這次東北部降雨最大?雷蕾表示,在高空槽前西南低空急流的影響下,在東北部山前到山區,氣流和地形有非常強的輻合抬升作用,造成此次東北部降雨比較大。
7月31日、8月1日兩天雨還會很大嗎?
從預報來看,7月31日、8月1日兩天,由於高空槽影響還沒有完全結束,在其影響下,京城仍會出現雷陣雨天氣,但雨量就不會那麼大了,而且陣雨來得快也去得快。
提醒
防範次生災害
避免前往山區
7月30日,北京多項預警齊發。
7月30日下午,市氣象臺升級發佈暴雨黃色預警信號,並提示山區及淺山區可能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低窪地區可能出現積水。
7月30日17時,市水文總站發佈了洪水藍色預警。經預測分析,北運河流域北關閘斷面可能發生藍色預警等級洪水。請市民遠離河道,確保自身安全。這也是2024年以來北京發佈的首個洪水預警。另外,市水務局與市氣象局聯合發佈山洪災害橙色預警及積水內澇黃色預警。
雷蕾提示,由於此次降雨東北部和西南部山區大暴雨範圍比較大,請儘量避免前往山區,防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連結
近十年北方極端強降水發生概率增加
雖然北京本次降雨並非是由颱風北上帶來,近十年,夏季(6月至8月)北上熱帶氣旋的發生概率提高,增加了北方極端強降水的發生概率。從研究角度來看,全球變暖背景下颱風總數減少,但北上颱風的佔比在提高,使颱風影響我國華北和東北地區降水的可能性增加。(駱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