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進入發病高峰期。市疾控中心日前發佈健康提示,兒童如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應及時就醫診治,不要帶病上學。
市疾控中心介紹,猩紅熱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可引起兒童扁桃體炎、咽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其並發癥風濕熱和急性腎小球腎炎嚴重危害青少年身體健康。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冬季為發病高峰,其中5月至6月為春季高峰期,11月至次年1月為冬季高峰期。
猩紅熱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被病原菌污染的物品、手、食物等傳播,還可通過受損的皮膚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托幼兒童和小學生為主要發病人群。感染後可獲得較強免疫力,再次感染同一血清型病原菌的可能性較小。
臨床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可出現高熱伴咽痛,發病後次日出現皮疹。皮疹始於耳後、頸及上胸部,1天內可蔓延全身。典型的皮疹如“雞皮疙瘩”,多在1周內消退,軀幹常呈糠樣脫屑,部分患者可出現“草莓舌”“楊梅舌”。
目前正值猩紅熱高發季節,市疾控中心提醒家長,當周圍出現猩紅熱病人時,要密切關注兒童身體狀況。一旦發覺兒童出現發熱、咳嗽、皮疹等症狀,應及時送往醫院診斷治療,不帶病上學。托幼、學校等教育機構要做好呼吸道傳染病日常防護、健康監測和健康宣教。(孫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