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呈現科技元素,書店更年輕更時尚 中關村圖書大廈重張開業迎讀者
3月30日上午,歷經百日閉店精心打造的中關村圖書大廈重張開業。經過20餘年與讀者相伴的日子,中關村圖書大廈煥新歸來,以充滿科技感、厚重感、年輕化的新面容,靜待廣大讀者共赴“閱讀之約”“生活之旅”。
一層辟出24小時閱讀空間
步入中關村圖書大廈一層,一個嶄新的書店就在眼前,科技元素被巧妙呈現,24小時閱讀空間也正式開啟。
“讓科技被看見”展覽首次登陸北京,盡顯“新科技 潮生活”。這裡聚集着全球最輕的墨鏡,有陪伴功能的機器狗,還有空氣架子鼓、檢測健康狀況的智慧戒指等等,科技和創意相結合的展品五花八門,凝聚着創業者深度參與美好生活的用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主題圖書墻擺放於一層最顯著位置;周邊結合海淀區“首都高品質發展排頭兵”“新質生産力示範區”定位,擺放多家全國知名出版機構出版的科技類重點圖書,彰顯“新知賦能”。
就在24小時書店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時候,重張的中關村圖書大廈卻在一層特意開闢了一個24小時閱讀區域,為夜讀的讀者點亮一盞燈。從北門進入,24小時閱讀空間裏有精心擺放在展臺上的熱門新書、有寬大的桌椅,還有自助咖啡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無人值守的24小時書店,會員僅通過掃碼刷臉即可解鎖閘機,全時享受自助閱讀服務。
“百萬學子大書房”與讀者見面
中關村圖書大廈黨支部書記、董事長劉瑋説,改造後的中關村圖書大廈匯集15萬餘種圖書品種,圖書選品結合海淀區科技、人文、教育特質,並改變傳統圖書陳列方式,營造“科技創新、人文素養、終身學習”三大主題樓層。
在一層經歷過耳目一新的科技之旅後,二層和三層的空間則將涵養人文精神和關注教育成長的理念,進行多視角、多元化的呈現。在現場看到,二層圖書將歷史之美與哲學之美融為一體,按照歷史發展脈絡陳列歷史經典圖書,構築“歷史長河”。其中大師專架上,集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王陽明、南懷瑾、季羨林等經典著作,體現“國粹書香”。
三層的圖書主打關注教育成長,體現“終身學習,寓教於樂,健康生活”理念。中關村圖書大廈副總經理陳劍説,大廈發揮“北京市教材教輔品種最全、品質最優”優勢,匯聚教材教輔與課外讀物三萬餘種,輔以健康生活類有關圖書。在三層,讀者還會與翻譯家許淵衝題寫的“百萬學子大書房”謀面,置身其中,好像許淵衝老先生依然在激勵着學子們永不放棄。
如何快速、精準地找到心儀圖書,改造後的中關村圖書大廈做出了全新示範。大廈配備有15台自助圖書查詢機,輸入圖書書名,所有不同版本都在大螢幕上出現,只需點擊自己選擇的那一本,查詢機幾秒內就可以查詢到圖書所在具體位置,並能列印出紙條。不僅如此,讀者還可以通過手機精確搜尋所需圖書位置,購書體驗變得更加便捷、高效。
生動詮釋“閱讀引領生活”
改造後的中關村圖書大廈,詮釋“閱讀引領生活”理念,通過圖書選品、服務場景、讀者體驗的全面升級,重構了書店與地域、與生活、與讀者的關係,成為書香北京的嶄新名片,這也是北京發行集團推進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的重要實踐。
“寶黛共讀《西廂記》”,《紅樓夢》中的經典場景,如今幻化為咖啡的拉花。中關村圖書大廈的咖啡拉花還有《西游記》等經典畫面,書香生活營造出豐富而美好的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書店還設置文化講堂空間、少兒美育空間、原版賞讀空間、數字閱讀空間、科技體驗空間等多元文化空間,讀者可以去參加“閱享薈”的讀書沙龍、去“科學傢俱樂部”聽專家講座,也可以跟着美院老師學習畫畫,通過活動引導讓讀者接觸到新思想、新觀念。
劉瑋表示,中關村圖書大廈重張開業後,將推出為期一個月的惠民活動,精選大眾喜愛的圖書,以實惠的價格回饋廣大讀者,期間還將舉辦名家面對面、主題講座、親子閱讀等活動,引領讀者感受濃郁的書香文化。(路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