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獅躍鬧元宵 綵燈齊明映京城

日期:2024-02-25 09:3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2月24日是元宵佳節,春光融融、艷陽高照,京華大地處處張燈結綵。時尚的街區熱鬧起來,平靜的小村沸騰起來,群眾盛裝齊聚,猜燈謎、看舞龍、觀舞獅、品元宵,體驗節日民俗,欣賞吉祥文物,在濃濃春意中熱熱鬧鬧地開啟了新一年的幸福美好。

龍騰獅躍鬧元宵 綵燈齊明映京城

  京津冀三地群眾歡聚平谷

  2月24日,平谷區府前街熱鬧非凡。來自北京平谷,天津薊州,河北三河、興隆等地的2000余名群眾盛裝齊聚,以秧歌花會展演的形式同慶元宵佳節。

  平谷正月十五秧歌花會展演已持續30餘年。2024年的展演與以往不同,改平谷獨家舉辦為平谷、薊州、三河、興隆聯合主辦。在1.6公里的府前大街上,來自京津冀的29組、2000餘人的表演隊伍踩着節日樂曲節奏,開始行進式錶演。近百年曆史的漁陽花鼓、北方漢族四大秧歌之一的遷安地秧歌、河北非遺——興隆蹦跶會,以及北京平谷的劉家店舞龍、峪口雜耍、華山小車會、鎮羅營高蹺、金海湖旱船、夏各莊霸王鞭等表演隊伍,分成兩大組團同時表演。表演者或扭或跳,或唱或逗,盡展才藝,各亮絕活兒。

  北京平谷與天津薊州,河北三河、興隆地緣相接、風俗相近。“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10周年,共同舉辦秧歌花會展演活動,能夠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京津冀地區的文化交流。”平谷區副區長馬冬梅介紹,接下來,平薊三興四地將持續深化協同發展,加強在京東休閒旅游示範區、直播電商産業功能區建設和京津冀文旅體交流活動等方面合作與交流。(朱松梅 郭穎庭)

  海淀蘇家坨上演花會踩街

  2月24日,海淀區蘇家坨鎮前沙澗路處處張燈結綵。時隔四年,正月十五花會踩街活動再次上演。

  一大早,來自全鎮各社區、村的16支民俗表演隊伍就已經完成集結,430多名身着艷麗服飾、神采奕奕的表演者,一邊熱身一邊和趕來圍觀的居民互動,現場一片和樂。8時許,花會踩街隊伍整裝待發,歡快的鑼鼓聲響徹雲霄,舞龍舞獅、少林子弟棍會、小車會、秧歌、腰鼓、跑旱船、跑驢……各種民俗表演輪番上陣,一招一式,引得群眾和游客掌聲不斷,喝彩連連。

  鼓聲中,彩帶翻飛,花會踩街活動正式開始,16支表演隊伍沿着規劃好的路線緩緩向西行去,一路上載歌載舞,進行踩街展演。據悉,為了方便更多居民和游客觀看花會踩街表演,本次活動還在安河家園設置了分會場,來自各社區、村的13支民俗表演隊伍分兩條路線進行展演。

  蘇家坨鎮的“正月十五花會踩街”活動已經舉辦了15屆,成為蘇家坨鎮的文化品牌活動之一,也是蘇家坨百姓心中難以割捨的記憶。依託傳統節日,蘇家坨鎮為群眾搭建起文化交流舞臺,形成全民參與共同傳承的文化氛圍,為建設全國運動休閒特色小鎮試點單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孫穎)

  燈市口再現“綵燈齊明”

  燈市口大街、燈市口北巷點亮元宵花燈,數百個燈籠、燈謎條、流光溢彩的創意樹挂、形態各異的小祥龍,將兩側行道樹裝點得格外喜慶,再現歷史上“綵燈齊明”的燈市景象。據悉,燈市口花燈將從2月23日持續至25日。

  上燈市口看花燈,是許多老北京記憶中的美好景象。燈市口大街在明代屬明照坊,稱燈市,以上元節這天最盛。“此次‘萬家燈火’燈市活動,根據民俗較為完整地恢復了傳統燈市。”東城區東華門街道相關負責人説,期間,整個燈市口大街的兩側商戶也在門前懸挂主題燈籠,在櫥窗展出多綵燈謎,同時推出消費優惠,居民、游客還可以參與集章送祝福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燈市口花燈很多都由當地居民們親手製作。籌備以來,家住燈市口社區的居民許先生參與了“福”字撰寫,還與愛人一起製作了花燈。他向市民推薦燈市口大街東口的“百條祥龍入燈市”美景,在大街兩側樹上,“盤踞”着居民們參與製作的百餘條形態各異的祥龍,“特別有‘盛世龍年’的好寓意,值得打卡拍照!”(李瑤)

  大鐘寺裏“科技遇見非遺”

  2月24日,“海之春”新春文化季之“科技遇見非遺”超級文化市集亮相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碰撞出新風尚,為市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動現場,太空科技互動區成為熱門打卡地。在天文望遠鏡實物展覽區,能夠通過高科技裝置觀測星空,觸摸遙遠的星辰。在VR體驗區,戴上VR眼鏡,瞬間沉浸在浩瀚無比的璀璨星海中。

  吹一口氣,糖絲在呼吸中膨脹,漸漸顯露出栩栩如生的形態;徜徉在老茶館的叫賣中間,沉浸式感受百年前的北京活力……市集將古代廟會“搬”到了現代。

  中關村街道黨工委書記董智杭介紹,中關村街道科教資源豐富,此次聯合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中關村郵局等地區單位舉辦“科技遇見非遺”超級文化市集,給市民帶來“科技+非遺”的超級體驗。(孫穎)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