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話劇、雜技、舞蹈、沉浸式演出接連不斷 多彩文化綻放首都節日舞臺

日期:2024-02-13 09:04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大年初二,持續世界巡演25年的愛爾蘭踢踏舞《舞之魂》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大年初二,持續世界巡演25年的愛爾蘭踢踏舞《舞之魂》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方菲 攝)

  遲小秋唱起了《鎖麟囊》,“俏花旦”將空竹高高拋起,“老舍先生”在《正紅旗下》中講述老北京城的故事,還有翩翩起舞的四小天鵝和腳下利落作響的踢踏舞……大年初一至初三,首都演藝舞臺異彩紛呈,戲曲、話劇、雜技、舞蹈、交響樂、沉浸式演出等不同品類的演出應有盡有。

  數據顯示,僅2月10日,北京市48個劇場舉辦營業性演出共計54台139場,吸引觀眾2.2萬人次,票房收入328.7萬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348.4%、21.6%、4.7%。劇場裏,絢爛的燈光為“演藝之都”增添年味兒,觀眾的掌聲與笑聲也烘托了新春佳節的喜慶氣氛。

大年初二、初三,中國雜技團在國家大劇院臺湖劇場上演《新禧魔幻秀》。

大年初二、初三,中國雜技團在國家大劇院臺湖劇場上演《新禧魔幻秀》。

自大年初一開始,北京曲藝團首部沉浸式曲藝劇《南城記憶——老門神》在顏料會館上演。

自大年初一開始,北京曲藝團首部沉浸式曲藝劇《南城記憶——老門神》在顏料會館上演。

  經典演出新春再集結

  “大年初一來皇家園林聽京戲,看著公園裏挂的紅燈籠,新春氣氛拉滿。”大年初一傍晚,來中山公園音樂堂觀看《國韻華音——京劇名家名段·新春大型演唱會》的觀眾李先生興致正濃,他説,春節賞國粹,別有一番韻味。

  大年初一由京劇名家唱名段,是北京京劇院與中山公園音樂堂連續15年合作上演的演出。2024年,程派青衣遲小秋、梅派青衣張慧芳、梅派男旦傳承人胡文閣領銜,北京京劇院老中青三代精英匯聚,《鎖麟囊》《穆桂英挂帥》《太真外傳》等膾炙人口的唱段上演,展現京劇各流派的藝術魅力。中山公園音樂堂也給觀眾送上了驚喜,在公共大廳裏,觀眾可以免費體驗木版年畫拓印,上墨、覆紙、錘拓……一張音樂堂原創的“萌版”年畫就製作完成了。

  那邊保利劇院的舞臺上,頭戴錦翎的“俏花旦”們集體抖起了空竹,既有中國風的英武嬌媚,也有雜技的“驚險奇難美”。大年初一至初三上演的《金牌雜技鬧新春》,已經是中國雜技團第四年在保利劇院陪觀眾過年,頂碗、球技、地圈等節目讓人連連讚嘆,外籍演員帶來的滑稽表演則很受小朋友們的喜歡。除了在保利劇院的演出,大年初二、初三下午,這支“雜技國家隊”還在國家大劇院臺湖劇場上演《新禧魔幻秀》,為觀眾獻上金牌雜技節目和精品魔術。

  “我是老舍,學名舒舍予……”首都劇場的舞臺上,北京人藝話劇《正紅旗下》自2月11日起再度上演。2023年春節期間,《正紅旗下》作為人藝的開年大戲亮相,迅速積累人氣,2024年春節再度上演,以此向老舍先生誕辰125周年致敬。劇中,人藝老中青三代藝術家雲集舞臺,勾畫着時代與命運交織的圖景。此外,阿爾布卓夫作品《我可憐的馬拉特》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上演,自2月11日持續至2月19日。

  演藝新空間京味濃

  “會館有戲”是北京特色文化品牌,一座座煥發光彩的老戲樓為“大戲看北京”增添活力。這個春節,小而美的演出也相繼亮相,豐富着北京觀眾的文藝生活。

  在古香古色的顏料會館中坐定,身穿保安制服的小哥走上前來拉家常,聊着這座百年會館的傳奇故事。不知什麼時候,身邊的桌案上已敬上了茶水,擺上了瓜子碟,觀眾還被招呼着看拉洋片、聽數來寶,悠悠曲韻傳來,原來自己已成劇中人。自大年初一開始,北京曲藝團首部沉浸式曲藝劇《南城記憶——老門神》在顏料會館上演,並以每天兩場的演出頻率連續上演至大年初五,大年初十後還將繼續登臺,春節元宵節期間共上演22場。

  “我們在顏料會館聽過相聲,但看沉浸式演出還是第一次,我女兒特別喜歡,講老曲藝人故事那部分,她看得最投入。”觀眾黃女士就住顏料會館附近,大年初一晚上,帶着媽媽和女兒來體驗沉浸式劇目。會館裏,8位演員攜牛骨數來寶、拉洋片以及單弦、大鼓、相聲、快板等9種曲藝形式亮相,演員們説着唱着,笑着聊着,拉開椅子就坐在觀眾身邊,講述着老曲藝人的“藝”與“義”。“這些曲藝形式我小時候總看,是老北京特色,2月13日覺得特別親切。”黃女士的媽媽説道。

  重張不久的湖廣會館同樣熱鬧非凡。自大年初一至初五,北京風雷京劇團上演經典摺子戲,《跳財神》洋溢着對新一年美好的祝願,《鬧天宮》《鬧龍宮》《龍鳳呈祥》等經典劇目展現國粹的魅力。

  西方經典藝術交相輝映

  節日的北京不光有傳統藝術競相上演,各大劇場還為觀眾準備了踢踏舞、芭蕾舞、交響樂等西方經典藝術,滿足不同觀眾的欣賞需求。

  舞者們腳尖的快速擊打,有如激動人心的特快列車;整齊劃一的動作,扣人心弦,賞心悅目。大年初二至初七,持續世界巡演25年的愛爾蘭踢踏舞《舞之魂》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不光有舞蹈愛好者慕名前來,還吸引了春節期間在京旅游的外地游客,度過一個淋漓暢快的踢踏舞之夜。大年初二的北京藝術中心裏,預約參觀的觀眾在公共空間不期而遇一場薩克斯四重奏,《春節序曲》《G弦上的咏嘆》等中西方經典曲目為節日增添浪漫色彩。

  2023年中秋節前後重張的北京喜劇院,則用“新春芭蕾藝術周”迎接重張后的第一個春節。大年初二晚,俄羅斯國立古典芭蕾舞團帶來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優雅的跳躍,炫技的“揮鞭轉”,都讓人讚嘆與陶醉。《天鵝湖》將在北京喜劇院上演至正月初五,《胡桃夾子》將隨後登臺。

  “今年春節期間北京的演出不僅場次多,種類也非常豐富,京劇、相聲、交響樂、雜技、舞蹈等中西藝術門類都有,給觀眾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北京保利紫禁城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堅説,春節期間,不少劇場一天不止上演一場演出,“我們是服務行業,大家享受假日生活的時候,就是我們加班加點工作的時候,做好服務保障,讓大家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是我們最大的心願。”(韓軒)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