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産實踐中總結出的農業與氣象相結合的精髓,是我國傳統農耕文化的瑰寶。節氣與農業生産密切相關,每個節氣因不同地區而産生的溫度、濕度、光照等也各有特點。
大寒是農曆全年的第24個節氣,也是全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西曆2024年1月20日開始進入大寒節氣,太陽位於黃經300°。據《授時通考·天時》一書引《三禮義宗》中説:“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是全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天寒地凍,大雪紛飛,大風天氣多,溫度低,光照時間短,霧霾天氣較多,不利於蔬菜作物的生長和發育。大寒節氣的菜田農事活動主要是日光溫室內蔬菜的管理和采收,明年早春茬保護地和露地蔬菜的育苗,貯存菜的檢查和出售。
幼苗的播種和管理
春大棚種植的番茄、茄子、辣椒等喜溫作物在1月中下旬育苗;黃瓜、冬瓜、南瓜等瓜類蔬菜在1月底至2月上旬播種,春季溫室栽培的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類作物和早春露地地膜覆蓋栽培的菜花、甘藍、萵筍、生菜等耐寒作物都已育苗,做好溫度的管理是育苗成敗的關鍵。促使幼苗生長健壯,標準是根系發達,莖稈粗壯,子葉完整,無病蟲害。
春大棚喜溫類作物育苗
春大棚種植的番茄、茄子、辣椒等喜溫作物在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春大棚種植的黃瓜、冬瓜、南瓜等瓜類蔬菜,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種,利用採光、保溫性能好的日光溫室育苗,番茄選用品質較好、抗病的金棚11等品種,採用50或72穴塑膠穴盤或6釐米×6釐米規格的營養缽育苗,瓜類採用32穴或50穴的穴盤或8釐米×8釐米規格的營養缽育苗,以草炭、蛭石為基質。若地溫低於15℃,應安裝地熱加溫線和溫控儀來增加地溫。春大棚黃瓜宜選用早熟、品質好、抗病性強的中農50等優良品種。做好種子溫湯浸種和藥劑浸種(包衣種子除外),選擇在晴天播種,每穴點播一粒萌動的種子,在穴盤的每盤邊緣5~6穴播2粒種子,以便於補苗用;大力推廣嫁接育苗的方式,增強植株的抗寒性和抗病能力。一般黃瓜苗齡40~45天,番茄苗齡50~60天,在3月下旬定植。
露地耐寒蔬菜的育苗
早春露地地膜覆蓋栽培的菜花、甘藍、萵筍等作物最佳育苗播種期在1月中旬,生菜等播種期在1月下旬,3月下旬至4月初定植。推廣採用72或128穴的塑膠穴盤育苗,選用早熟、品質好的中甘21等品種,提前曬種一天,澆足底墑後均勻播種。切記甘藍幼苗夜溫不要長期低於13℃,以免過早通過春化階段而提早抽苔。
已出苗的管理
早春茬日光溫室栽培的番茄、辣椒、茄子等喜溫類作物和其他蔬菜已在去年12月份育苗,此時正值幼苗生長期,普通苗床育苗方式已逐漸進入分苗期。管理上要做好保溫防寒,調節適宜的溫度和光照,尤其注意夜溫不能過低,番茄、甘藍最低溫度保證在13℃以上,否則長期的低溫將影響花芽分化,出現畸形果實,直接影響以後果實的品質和産量。出苗以後應儘量保證幼苗較強的光照,調節適宜的溫度,將番茄、黃瓜等喜溫的作物與生菜、芹菜等耐寒的作物分開碼放在不同的溫度區域。每隔一週左右調換一下苗盤的位置,以使幼苗生長均勻;並使其多見光,同時做好追肥、澆水以及分苗工作。在幼苗2葉1心以後及時澆水追肥。同時要做好苗期病害防治工作。
日光溫室冬茬蔬菜的日常管理
目前正是越冬生長的黃瓜、番茄、辣椒、茄子等喜溫性蔬菜和芹菜、生菜、蘿蔔等耐寒性蔬菜管理的關鍵時期。天氣寒冷、日照時間短,棚內溫度低、濕度大,不利於作物的生長和開花坐果,並且坐果以後生長速度慢,所以要加強日常管理。
調節溫度、濕度和光照
要注意天氣變化,要做好防寒保溫和增加光照,儘量避免形成濕冷結合的生長環境。首先要勤擦洗棚膜,增強透光率,有條件安裝補光燈,每天放保溫被後開啟3~5小時,延長光照時間;在陰天開啟10~12小時,增加光合作用,有利於植株和果實生長,但先決條件是開補光燈時棚內溫度應在15℃以上才有效果。其次是千方百計增加棚內溫度,尤其是地溫尤為重要,番茄等喜溫蔬菜10釐米地溫應在15℃以上,芹菜等耐寒性作物應在12℃以上,室內溫度晴天上午番茄等喜溫作物在23~28℃,夜間最低在13℃以上,芹菜等耐寒性作物應在20~22℃,夜間在10℃以上。可通過棚內二層覆蓋膜和覆蓋雙層草簾等多項措施來提高溫度;第三是降低棚內空氣濕度,尤其夜間濕度過大容易感染病害,主要通過提高室內溫度和適度防風來調節,即使陰天也要短時放風,排出室內的水分。
植株和果實管理
及時整枝打杈和繞蔓落蔓,番茄長至預定果穗時摘心,番茄採用連續換頭的方式來延長植株坐果,去除下部老葉、黃葉和病葉;優先採用熊蜂授粉方式,及時疏去多餘的花蕾和多餘的果實;並在最佳商品期及時采收,以防墜秧而影響繼續坐果。
科學澆水和施肥
追肥應以隨滴灌施用營養全面、配比合理的聖誕樹等速溶肥為宜,也可隨水施用氮磷鉀全面的腐植酸類有機液肥,根據不同作物施用不同配比的肥料,如番茄宜施用氮磷鉀含量為5:2:8有機液體肥料,還可選用氮磷鉀含量為16:8:34速溶肥料;在溫室內設置蓄水池或蓄水缸或桶,提前三天蓄足水待水溫升高後再澆水,還要注意以小水勤澆為宜,尤其溫室內蔬菜不能大水漫灌,以防地溫驟降而影響生長。
不利天氣時的特殊管理
連陰天和霧霾天
俗話説:“日光溫室沒有日光就不叫溫室”,連陰天和霧霾天氣對日光溫室環境形成較大的不利影響,易造成溫室內光照減弱、溫度降低、濕度增加,而弱光、低溫、低濕也是造成溫室蔬菜病蟲害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連續陰天或霧霾天氣中採取補光、除濕、加溫等措施,是保障冬季溫室蔬菜健康生長的重要保證。
極端寒冷天氣
如遇極端寒冷氣候時,為確保黃瓜、番茄等喜溫類蔬菜避免發生凍害,可採取臨時加溫措施,如安裝浴霸熱轉換燈泡、空氣加熱線、電熱鼓風爐、加溫燃燒塊和燃油熱風爐等,來提高室內溫度。
雪天
在降雪時及時清除前屋面和後屋面積雪,避免雪融化在草苫或保溫被上降低其保溫效果。降雪後和陰天時,在保證溫室內氣溫12℃以上前提下,可於中午前後揭開草苫,使作物接受散射光;遇久陰驟晴的天氣,應將草苫隔一塊打一塊,或保溫被捲起一半,以防陽光過強造成植株萎蔫;在雪天和陰天不能進行追肥、澆水、整枝、疏果等農事操作。對一些跨度大、骨架牢固性差的溫室要及時對溫室棚架進行支撐加固,防止下雪時棚室坍塌。
病蟲害防治
大寒多是低溫寡照天氣,棚內低溫高濕生長環境容易感染灰霉、菌核、霜霉、晚疫、和猝倒病等病蟲危害,應首先調節適宜的生長環境條件,增溫和補光尤為重要,陰天也要在中午短時間放風排濕,並在行間撒一層幹鋸末或幹秸稈,以吸取棚內過多的空氣濕度;發病初期選用低毒、低殘留的藥劑及時防治;大力推廣新型藥械施藥技術,採用噴施粉塵藥劑與煙霧熏蒸相結合的方法來防治病蟲害,儘量不用常規噴霧方法施藥,以降低棚內濕度。並且要嚴格遵守施藥後安全采收間隔期的規定,確保産品的安全。
氣溫持續較低,溫室蔬菜生産應加強保溫,防止出現凍害。低溫導致棚室內濕度較大,如不能有效通風降濕,灰霉病、晚疫病、菌核病、白粉病等病害將發生為害。濕度較大也有可能造成蝸牛、蛞蝓等軟體動物為害蔬菜,應加強田間監測及時防治。
防治辣椒等茄果類作物白粉病,可定期使用硫磺電熱熏蒸的方法預防和治療病害,防治蝸牛、蛞蝓等軟體動物,可在田間撒施6%四聚乙醛(密達)顆粒劑每畝用量400~500克,可條施或點施,距離40~50釐米、傍晚施藥為宜。
溫室耐寒快熟蔬菜的移栽和播種
日光溫室種植的油菜、茼蒿、菠菜、生菜、小白菜、櫻桃蘿蔔等快熟蔬菜正是播種與定植的季節。要施用充分腐熟、細碎的優質有機肥1.5~2噸,精細整地,做到地平、畦平、埂直,表層土壤疏鬆沒有明暗坷垃。茼蒿、菠菜、櫻桃蘿蔔、小白菜宜採取直接播種的種植方式,在澆足底墑水後,均勻播種,覆土薄厚一致後蓋一層地膜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在出苗50%及時撤去。加強生長期管理,種出鮮嫩、安全的産品以供應春季淡季市場。
貯存菜的出售和管理
大白菜、蘿蔔、胡蘿蔔、芹菜等貯存蔬菜要陸續出窖整修出售,對於活窖貯存的大白菜整修後即可上市,埋藏貯存的大白菜、芹菜、菠菜等要出窖後逐漸增加溫度回暖,不要出窖立刻放到溫度高的環境快速回暖,以防降低商品性。並經常檢查貯存溫度是否適宜,保溫措施是否得當,如溫度過低或過高,及時增減覆蓋的土層厚度或保溫材料;活窖貯存的大白菜要定時倒菜,及時去除黃葉和爛葉。
有機肥料堆置
做好有機肥的堆制工作,將已準備的雞糞、豬糞、羊糞等未經腐熟的有機肥,每立方米摻入5~10千克加速腐熟的菌種,每隔15天翻倒一次,在施用時達到充分腐熟、細碎的標準。有機肥源不足的提前購買品質好的商品有機肥。為提高蔬菜産品的品質,施用充分腐熟加生物菌的羊糞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