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5時至22時 全市平均降雪量達到2.5毫米 城區平均2.7毫米 已達中到大雪標準——12月14日白天仍有明顯降雪

日期:2023-12-14 08:1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昨日5時至22時,全市平均降雪量達到2.5毫米,城區平均2.7毫米,已達中到大雪標準——今日白天仍有明顯降雪

  12月13日,京城迎來今冬第二場明顯降雪。截至12月13日22時,按照12小時降雪標準,全市平均和城區平均降雪量已達到中到大雪標準。根據市氣象臺預報,12月14日白天,京城仍有明顯降雪,預計夜間降雪轉小,徹底結束要等到12月15日上午。總體來看,全市平均降雪量將達到大到暴雪的量級。

  12月13日上午,降雪自西南向東北逐漸鋪開,大概11時前後,全市大部分地區地面已經見白。隨後,雪勢越來越大,鵝毛大雪飛舞。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翟亮表示,受冷空氣影響,一直到接近傍晚,整體降雪強度才有所減弱,不過夜間又再度加強。從預報來看,12月14日白天大部分時段,京城仍有明顯降雪天氣。

  據統計,從12月13日5時至22時,全市平均降雪量達到2.5毫米,城區平均2.7毫米。其中,最大降雪出現在海淀鳳凰嶺,為5.8毫米,達到暴雪量級;最大降雪強度出現在延慶香營村,12月13日11時至12時為3.0毫米,大部地區積雪深度在5至9釐米。

  最近降雪為何如此頻繁?最近北方的降雪,是因為趕上了兩股水汽的大碰撞。除了南支槽前強勢北上的暖濕水汽,還有一股偏東風回流從渤海、黃淮帶來水汽。而這兩股暖濕水汽一個來自溫暖的南方海洋,一個來自相對更冷的北方海洋,強盛的暖濕氣流與顯著的偏東風急流交匯,前者暖,後者冷,便形成了“暖蓋”與“冷墊”穩定疊置並持續維持,也為此次大範圍降雪發生發展提供了成熟的動力熱力條件。正是充足的水汽補給加上成熟的動力熱力條件,導致北方這場雪下得範圍更大、降雪更強、持續時間更久。

  按照預報,這場降雪的持續時間將超過48小時。近五年來,京城也出現過持續時間較長的降雪,比如2020年2月5日至6日的降雪,持續時長達到54個小時。

  翟亮表示,這場降雪結束後,京城氣溫將大“跳水”。尤其是12月15日至16日,三四級北風登場,陣風可達七級左右。同時,最低氣溫從目前的-5℃下降至-15℃,48小時降溫幅度達到10℃以上,氣溫下降比較明顯。由於冷空氣持續時間比較長,從12月15日開始,京城的最低氣溫將連續多日處於-10℃以下。

  根據歷史記錄,12月的北京,最低氣溫低於-10℃的連續低溫日數最長為11天,出現在1952年12月15日至25日。從目前來看,此輪持續低溫天氣威力也不小,京城未來一段時間將保持“冷凍”狀態,至於是否會突破歷史紀錄,還有待進一步觀測。(駱倩雯)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