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東站全景。
日前,連通京津冀地區的第4條鐵路幹線——津興城際鐵路啟動試運營,新建安次站、永清東站同步啟動試運營,線路計劃年內正式開通運營。
津興城際鐵路起自天津西站,經天津市紅橋區,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安次區、永清縣、固安縣,北京市大興區,接入大興機場站,全長100.79公里,共設車站6座。其中,天津西站、勝芳站、固安東站、大興機場站為既有車站,安次站、永清東站為新建車站。永清東站的建設結束了永清縣不通高速鐵路的歷史,把永清縣拉進了中國高速鐵路網。
營造“一站一景”,兩座新建站房巧妙融入了當地特色文化元素。安次站的整體造型提取了橋梁的形態特徵,並與雄鷹展翅姿態融合。從正面看,安次站仿佛是一座木質多孔拱橋。安次區的第什裏風箏歷史源遠流長,是集北京、天津流派於一身獨具特色的宮廷風箏,2009年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在安次站的設計優化中,項目建設團隊融入了當地的這一特色文化元素。站房立面、室內吊頂、站房柱鋁板紋飾、風口造型紋飾均是以安次區第什裏風箏文化為靈感,形成靈動飄逸的層次感。
永清東站的建築立面則以“臨空門戶,展翅騰飛”為寓意,致力在永定河畔打造一座永清新地標。站房正立面由多塊玻璃幕墻組成,兩側是由164塊3毫米厚裝飾鋁板拼接而成的“羽毛飄帶”,似翱翔的白色大雁翅膀,栩栩如生。候車大廳吊頂以永定河流為設計理念,用幾何圖形,模擬河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候車廳圓柱中間增加水波紋雕刻圖案,與整體造型保持一致。
據中鐵建設集團津興站房項目執行經理衛燕飛介紹,為將鋁板打造出羽毛般的輕盈感,建設團隊將三維模擬技術運用其中,在加工、施工階段對164塊3毫米厚裝飾鋁板進行預拼裝。安裝時,建設者在每一段曲線變化處採取多點標注,接縫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的精細施工,保證了曲線的平滑效果。
從乘客的使用體驗上來説,兩座站房的整體設計,簡潔舒適。寒冷的冬季,走進新建站房的候車大廳,暖空氣撲面而來。據介紹,新建站房在空調供暖的基礎上,均鋪設了2千余平方米的地暖,冬季室溫可達20攝氏度。同樣室溫條件下,空調與地暖“雙重供暖”的方式,不僅具有舒適衛生、經濟節能、熱穩定性好等優勢,還能節能約15%,體現了“節能環保”的建設理念。此外,站房母嬰室選用嬰兒護眼吸頂燈,更好地保護了“小旅客”的視力發育。
據了解,該線路開通後將與京津城際、京濱城際、京滬高鐵聯通,進一步完善京津冀交通網路,助力沿線各市區縣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對促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便利沿線人民群眾出行具有重要意義。隨着線路的正式運營,可以預見一個更加便捷、高效和環保的交通網路正在形成。這將為旅客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出行選擇,也將推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通過增加人流、物流和資訊流,為地方經濟注入新的活力。(豐家衛 楊欽然 王洪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