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鏈博會11月28日開幕 515家展商秀出前沿科技

日期:2023-11-29 08:2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首屆鏈博會昨日開幕 515家展商秀出前沿科技

  一朵棉花有着怎樣的“前世今生”?一台汽車都由何構成?這些問題都能在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上找到答案。11月28日,首屆鏈博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開幕。

  展覽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包含智慧汽車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五大鏈條”和供應鏈服務展區,515家中外企業和機構集中展示新技術、新成果。作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高規格展會,首屆鏈博會既向世界展示出中國産業鏈供應鏈的高品質發展,也推動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深度融合。

  “五大鏈條”展區新品薈萃

  “成功了!真不敢想像,坐在北京動動手指就能操控遠在長沙的挖掘機。”在“智慧汽車鏈”展區,一名觀眾正在希迪智駕展臺前體驗遠端駕駛艙。體驗設備外形酷似游戲廳的電玩車,座椅前的電子屏展示出位於長沙的一段測試道路上的挖掘機,只需雙手操控手柄,就能遠端控制鏟鬥挖掘和渣土傾倒。

  “眼下,就有14台無人礦卡正在工作。如果遇到緊急惡劣環境,礦區工作人員坐在遠端駕駛艙上就能精準操控,為無人礦卡加上‘保護符’。”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代表了智慧駕駛技術引領下“連結世界”的美好願景。

  除了智慧駕駛技術,展區裏還有多臺極具未來感的車型集中亮相,但與傳統車展有所不同,各家車企還帶來生産一台車背後所需的上游原材料和中游“三電”産品技術。“車展參加過很多次,甲醇新能源沙盤和低軌衛星模型還是第一次見。”一名觀眾感慨道。

  從棉花到睡衣需要幾步?“健康生活鏈”展區裏,穩健醫療展臺上講述了一朵棉花的“前世今生”。從新疆棉花基地研發種植的“全棉一號”種子,到棉花智慧工廠裏實現開清、梳棉、水刺等工序的智慧化生産模型,再到産品展示區的睡衣、棉被、口罩、手術布等醫療産品和生活用品,一整條産業鏈清晰呈現在觀眾面前。

  而在“供應鏈服務展區”,綜合服務群星薈萃。安永、中國人保、象嶼、馬士基、聯邦快遞等中外知名企業,集中展示出包括物流、金融保險、商事法律等在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推進産業鏈協同化、綠色化轉型。

  參展企業會上尋商機

  鏈博會提供了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間密切交流的平臺,除了展示最新成果,許多企業也希望在鏈博會上尋找客戶、拓寬市場。

  希迪智駕的無人礦卡産品和遠端駕駛艙、高性能感知設備等技術,受到不少外國展商的關注。“土耳其是個礦業非常豐富的國家,他們大使館相關人員今天來我們展區好幾次了!”希迪智駕深圳公司總經理譚露露説,這對於公司自動駕駛技術“出海”而言,是一個絕佳的展示機會。

  威勝能源本屆鏈博會帶來了一台約2米高的黑色儲能櫃。“這就相當於工廠的充電寶。”現場工作人員説,希望通過鏈博會能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讓産品更好更快走出去。

  首屆鏈博會也為企業發佈國際合作新成果、新實踐提供廣闊的展示舞臺。展區裏,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亮出與各國企業聯合開展農業供應鏈合作項目的各類成果,中海油集團與埃克森美孚等3家合作夥伴及7家上中下游代表性跨國企業共同參展,正大集團重點展示“從農場到餐桌”模式下的農産品食品全産業鏈供應鏈的中國實踐,博世則攜手文遠知行、禾賽科技等中方合作夥伴共同展示出供應鏈核心環節。

  主題報告展望全球供應鏈遠景

  11月28日,由中國貿促會研究院撰寫的《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發佈,成為全球首份站在工商界立場、以供應鏈促進為主題的研究報告。

  “過去全球化主要強調效率,近幾年來,很多企業首先感覺到疫情管控衝擊了供應鏈穩定,全球化在強調效率的同時更要兼顧安全。”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看來,全球供應鏈正在加速調整,並呈現出本土化、多元化、短鏈化、數字化、綠色化的新趨勢。

  《産業鏈供應鏈生態發展白皮書》也同時發佈。白皮書認為,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國內外産業鏈、供應鏈的業務形態將不斷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在帶來新機遇和挑戰的同時,也會加速全球供應鏈格局的重構。産業政策制定者和企業管理者需保持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既要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又要保障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有效運作,統籌協調發展和安全的關係。(楊天悅 夏驊)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