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季羨林叔父季怡陶寫給季羨林的家書。(和冠欣 攝)
家書抵萬金,寥寥數語之間展現的是真摯的親情。11月27日,19封季怡陶致季羨林家書由北京城市學院特聘教授、收藏家榮宏君捐贈給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並在該館展出。
“在季羨林先生的晚年,我有幸得到先生的教誨,他為人的樸實、對國家的大愛一直深深感動着我。”季羨林去世後,榮宏君偶然在一處廢品收購站中,發現了一批屬於季羨林的物品。本次捐贈的家書就在其中,共19封、23頁,多數帶有信封、郵票、郵戳,保存完好。
這批家書均是季羨林的叔父季怡陶從濟南寫給季羨林的。彼時,季羨林在北京大學任教。在季羨林的成長過程中,叔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家書內容不僅反映了長輩對晚輩的舐犢之情,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狀況的一些側面,是豐富季羨林研究的重要史料。
“書信的私密性強,具有特殊的文獻價值。在獨特的時代,這些家書成為承載家國情懷的特殊載體。”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姜萌説。作為享譽國內外的學術大師,季羨林與家書保護也有着極深的淵源。他是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的前身“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的最早倡議人之一,為民間家書的搶救與徵集做出了重要貢獻。(劉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