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過後發生腹瀉怎麼辦?
洪水過境會衝淹房屋和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可能包括供水系統;加之目前氣溫高、濕度大,有利於病原菌的繁殖,污染食物的可能較大。洪水過後,尤其應注意腸道傳染病,做好預防工作。
洪水過後要重點預防哪些疾病?
洪水過後最常發生的傳染病有:
(1)腸道傳染病,如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瀉、甲型肝炎、戊型肝炎;
(2)蟲媒和動物源性傳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熱、乙型腦炎、布魯氏菌病、登革熱、瘧疾等;
(3)寄生蟲病,如隱孢子蟲病,血吸蟲病;
(4)皮膚疾病,如手、足、股癬和皮疹、濕疹。
(5)在居民安置點,由於人群密集,人體抵抗力下降,有可能發生呼吸道傳染病,如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結核等。
預防以上疾病,應注意飲用水衛生,食品衛生,做好環境清潔消毒,加強家畜的管理,防範和消滅蚊蠅鼠蟑,注意手部清潔,出現發熱、腹瀉、皮疹、結膜紅腫、黃疸、嘔吐等症狀及時就醫。
發生腹瀉怎麼辦?
不提倡禁食禁水,宜進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症狀好轉後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如果腹瀉病情不重,一般通過調整飲食、休息、對症治療,2-3天內症狀即可改善;
腹瀉嚴重者,尤其出現脫水、高熱等症狀的,或老人、兒童、孕産婦、有嚴重基礎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的腹瀉者,應及時到醫院腸道門診就醫。
脫水是腹瀉的常見並發癥,表現為口渴、尿少、皮膚乾燥起皺、雙眼下陷等;
為防止脫水,應多飲一些糖鹽水,最好到藥店購買“口服補液鹽”;
已發生脫水或者嚴重嘔吐不能飲水的病人,需到醫院就診,根據醫囑採取靜脈補液等治療措施。
許多患者一有腹瀉就使用抗生素,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大部分腹瀉並不需要抗生素治療,濫用抗生素可能導致腸道正常菌群失調,反而不利於腸道功能的恢復。如果您不確定是否應該使用抗生素,請到腸道門診就診。
去腸道門診就醫要注意什麼?
可用乾淨的小盒子或保鮮袋留取新鮮的大便標本送醫院化驗,以便醫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也可以縮短您的等候時間。
如果醫生問您周圍有沒有類似症狀的患者,指的是和您一起吃飯、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的人中,有沒有也出現消化道不適的人,如果有,請您一定如實告訴醫生,方便防疫部門的人儘早發現疫情,儘早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