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災害後 個人健康教育與防護要點

日期:2023-08-14 14:31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
字號:        

  消毒人員個人防護

  1. 需配備的防護裝備包括口罩、一次性使用手套、工作衣和絕緣橡膠靴等。 

  2. 消毒工作完畢後,應將所有的消毒工具進行清洗,然後依次脫下工作衣、帽、口罩(或其他防護用具),衣服折疊好,將工作服外層表面卷在裏面,放入專用清洗袋中以備清洗。 

  3. 消毒人員在進行消毒操作時不宜吸煙和飲食。

  意外傷害防護

  1. 防止溺水。 

  儘量避免在洪水水流中行走或駕車;如果洪水繼續上漲,避難場所已無法自保,要充分利用準備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大塊泡沫塑膠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確保兒童遠離洪水積存區域。 

  2. 防止觸電。 

  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如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避開,防止直接觸電或因地面“跨步電壓”觸電;被水浸泡過的電器在專業維修人員維修之前不要使用。 

  受災人群個人防護

  1. 加強手衛生。 

  準備食物、哺乳前、飯前、便後、護理病人前後、接觸動物或動物屍體後、接觸垃圾後、處理傷口前後等情況下,均需要洗手。洗手時,最好用肥皂和流動水清洗,並及時擦乾;不可以用被洪水污染的水洗手洗臉,以及洗滌其他物品。 

  2. 做好傷口護理。 

  傷口最好用防水材料包裹,保持傷口清潔,避免接觸洪水;如果傷口與洪水接觸,立即用清潔水和肥皂沖洗;如果傷口出現紅腫、體液滲出等感染跡象,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療救助,並根據傷口情況由醫護人員確定是否注射破傷風疫苗。 

  3. 做好個人健康監測。 

  如果接觸洪水或食用被污染食品等,並出現腹瀉、嘔吐、發燒或腹痛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