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7處景觀節點 串起4條文化探訪線路 皇城根遺址公園美顏升級

日期:2023-08-10 08:4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提升7處景觀節點 串起4條文化探訪線路 皇城根遺址公園美顏升級

  毗鄰中軸線,皇城根遺址公園是北京城的文化地標,也是市民休閒遛彎的熱門去處。近日,公園完成改造提升,“紅墻新韻”等原有7處景觀節點“顏值”提升,滿園綠植香花環繞,紅墻更顯莊嚴美麗,庭院照明煥然一新,新設置的標識牌提供文化歷史地標方位資訊,串聯起4條文化探訪線路。

皇城根遺址公園新增標識牌,為游客指明主題文化探訪線路上關鍵地標的方位資訊。

皇城根遺址公園新增標識牌,為游客指明主題文化探訪線路上關鍵地標的方位資訊。

公園在改造過程中豐富樹木種類與數量,提升健步慢行系統,讓市民盡享綠蔭。

公園在改造過程中豐富樹木種類與數量,提升健步慢行系統,讓市民盡享綠蔭。供圖/東城區景山街道

  清晨,皇城根遺址公園前來休閒健身的市民多了起來。公園北側,曾復建的紅墻不再斑駁,墻面顏色鮮艷醒目。廣場上,花崗岩地面鋪設一新,老人們聊天散步,孩子們嬉笑玩耍。再往南走,公園大樹下,新栽植了玉簪、大花萱草、連錢草等耐陰植物,玉簪正值花期,姿態清秀,花朵潔白如玉,清風徐來,散發淡淡花香。一路上,還有北大紅樓、中法大學舊址等醒目的標識牌,引導人們走進歷史發生地,了解北京文化。

  皇城根遺址公園地點在東城區景山街道,位於中軸線東側,最近處距離故宮僅400米,全長約2.3公里,寬度約30米,建於2001年。歷經20餘年風吹日曬,地面坑洼、墻面斑駁、植被變少、照明損壞,公園出現不少需要改造提升的地方。

  一份針對公園改造的調查問卷顯示,約53%的周邊居民幾乎每天都會來公園走一走,綠化補種、增加老人兒童活動空間、夜間照明是居民最期盼改善的三個方面。根據皇城故宮街區保護更新相關要求,結合市民期盼,東城區相關部門對公園啟動改造提升。

  第一項,就是讓花草樹木的數量、種類豐富起來。公園裏共栽種灌木4.4萬餘株、各種樹木植物78種。不僅有粉花碧桃、玉蘭等開花的喬木,也有耐陰灌木植物、綠籬。在高大的樹木底下,還根據不同光照,點綴了玉簪、大花萱草、連錢草等好看的花草,鑲嵌在草坪四週,仿若一條條花帶。

  皇城根遺址公園所在地為明清北京城“東皇城根”遺址,公園及周邊坐落着豐富的歷史遺跡。從北至南,公園串聯起中法大學舊址、老舍故居、歐美同學會等歷史建築,南端還有明皇城東安門遺址。為了突出這些關鍵地標,公園初建時打造了“五四豐碑”“文苑清幽”“茶室遣興”“紅墻新韻”“金石漱玉”“皇城遺跡”和“庭院情趣”7處景觀節點。

  此次改造中,7處景觀節點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拿公園北入口的“紅墻新韻”來説,這裡曾復建了一段皇城墻,高高的紅墻、奪目的黃瓦訴説着歷史,紅墻廣場也是居民休閒歇腳最集中的地方。改造前,廣場地面鋪裝有不少地方破損,紅墻墻面脫落斑駁。改造後,鋪設一新的廣場地面平整乾淨,粉刷後的紅墻鮮艷醒目,大樹下,新設的座椅安全舒適,成為居民喜愛的“城市客廳”。

  沿着步道向南走,改造後的健步慢行系統也使人感到舒適、安全。大路上是花崗岩,走起來輕快不累腳,小路則使用了透水磚,方便實用。每間隔15米新增了一個古樸的庭院燈,還有星星點點的地燈,為夜晚游園提供安全保障。

  此外,公園還新增了統一標識牌,串聯起北側的南鑼鼓巷、南側的王府井核心區域、西側的故宮和景山、中部的北大紅樓4條主題文化探訪線路,標識牌為探訪者提供詳細的地圖導視資訊,方便人們更快到達目的地。(李瑤)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