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食品安全風險提示

日期:2023-08-05 10:10    來源: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分享:
字號:        

  當前,全市已進入主汛期,加之夏季氣候炎熱,溫度高、濕度大,食品容易變質或受到污染,為預防食源性疾病發生,確保消費者身體健康安全,特向全市食品生産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發出提示。

  食品生産經營應注意:

  1.做好汛期食品生産經營場所安全自查。

  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機制,全面檢查經營場所通風、防潮、防淋雨、防積水措施,排除安全隱患。及時清理受積水污染的食品,嚴禁受污染食品流入市場。

  2.嚴格落實進貨查驗、記錄製度。

  落實食品原料採購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確保食品原料來源安全可靠可追溯,防止不合格食品和其他禁止經營的食品進入銷售環節和餐飲服務環節。嚴禁購買被積水浸泡過的食品原材料。

  3.加強全環節過程管控。

  冷藏冷凍設備要定期清潔、維護,建立並執行冷藏冷凍食品全程溫度記錄製度。不使用受積水污染、霉變的食品原料及未經清洗消毒的受積水浸泡的設備、設施、器具、包裝材料加工製作食品。瓶(桶)裝飲用水生産企業應做好水源監測,把好成品水質檢驗關。

  消費者應注意:

  1.合理選購食品。

  選擇資質齊全、食品貯存條件較好的正規商場、超市和市場購買食品,認真查看食品標籤標識、品質情況,選擇包裝完整、狀態正常、在保質期內的食品。不隨意購買或採食野生蘑菇、野菜和野果,避免食物中毒。

  2.科學加工烹飪食品。

  保持廚房環境、用具和個人衛生。加工製作食品時要燒熟煮透,儘量少吃涼拌菜,冷葷類食品和生食動物性食品。不直接使用未經處理的地表水、雨水清洗食品原料、瓜果、蔬菜和食具。不食用積水浸泡過的食品。不喝生水,飲用白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

  3.合理存放食物。

  食物避免放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存放時應加蓋,做到防塵、防蠅、防蟲、防鼠。熟食一般在室溫下存放不宜超過兩小時,所有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冰箱冷藏,不宜儲存過久。如不可避免剩飯剩菜,應及時分類冷藏保存,再次食用時務必徹底加熱。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