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把服務提上去 讓費用降下來 社區門診就診人次同比增長36%
“近年來,本市基層衛生服務吸引力不斷增強,這得益於我們重點抓‘一上一下’——把服務提上去,讓費用降下來。”7月28日,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劉俊彩在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提案辦理面對面”節目時介紹,2023年上半年,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就診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36%,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長近兩成,呈現三級醫院門診患者向基層分流的良好態勢。2022年,居民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滿意度為88%。
將建成300個社區專病特色科室
劉俊彩介紹,為“把服務提上去”,滿足居民多樣化醫療需求,本市積極建設社區專病特色科室,目前53個社區設立了65個專病特色科室,力爭到2025年完成300個社區專病特色科室建設,確保每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一個;95家醫療機構設置了安寧療護科,開放床位650張,力爭到2025年,安寧療護床位不少於1800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能夠普遍提供安寧療護服務;試點開展老年護理中心建設,為失能(失智)老人或大醫院急性期治療結束、病情還未恢復的老人提供醫療照護、基礎康復等服務,已轉型建成老年護理中心21家。
在“讓費用降下來”方面,目前本市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基本納入醫保定點範圍,社區衛生門診醫事服務費個人自付部分僅1元,60歲以上老年人則免費。“社區醫保報銷起付線更低,報銷比例更高——城鄉居民醫保起付線是100元,遠低於大醫院的550元;城鎮職工醫保報銷達90%,遠高於大醫院門診的70%以上。”
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延時服務
2023年起,本市根據居民意見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時段進行了優化調整:延長工作日的全科門診服務時長,保障周末全科門診開診時間,公佈開診時間資訊。
目前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工作日均提供全科門診延時服務。其中,城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日全科門診一般延時服務到20時,周末正常開診;郊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如果設置了120急救站,周一至周日可24小時提供服務。居民可以通過首都之窗和北京市醫療衛生服務管理指導中心公眾號查詢各社區開診時間。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圍繞群眾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健康管理。目前,本市基本公共衛生項目達28項。有針對老年人的,如每年為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為失能失智老年人篩查等;有針對兒童的,如新生兒疾病篩查、兒童預防接種、口腔涂氟和窩溝封閉等;有針對女性的,如孕産婦健康管理等;還有針對其他人群的,如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肺結核健康患者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健康管理、“五癌”篩查等。
基本實現15分鍾醫療服務圈
劉俊彩介紹,近兩年本市新建改建了3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市共有211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已基本實現“15分鍾醫療衛生服務圈”。同時,本市通過設立村衛生室或上級醫療機構巡診等形式,基本實現村級衛生服務全覆蓋。
本市全面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市家庭醫生團隊5950個,簽約率40.5%,高血壓、糖尿病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簽約率達90%以上,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83.3%,高血壓患者規範管理率75.2%,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75.8%。同時,本市不斷擴大、優化基層醫療服務人才隊伍。截至2022年底,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擁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2723人。(孫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