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4座雨水泵站啟動 累計排蓄1.91萬立方米 全市大中型水庫無超汛限
北京迎來2023年主汛期首場降雨。北京排水集團升級啟動防汛一級響應,截至7月21日15時,24座雨水泵站啟動運作,累計排蓄雨水1.91萬立方米。記者從市水務局了解到,全市大中型水庫無超汛限情況。
據水務部門統計,截至7月21日17時,密雲水庫流域平均降水量為5.3毫米,官廳水庫流域平均降水量為7.8毫米;市內永定河流域平均降水量為21.8毫米,潮白河流域平均降水量為4.8毫米,北運河流域平均降水量為24.9毫米,薊運河流域平均降水量為0.3毫米,大清河流域平均降水量為31.9毫米。北京五大流域幹流水勢平穩,全市大中型水庫無超汛限情況。
為應對此次降雨,市水務局採取洪水調度措施,充分發揮水利工程防洪減災效益。按照北京市西蓄東排南北分洪體系,7月21日12時30分,水務部門開啟阜石路分洪閘向阜石路砂石坑分洪,減少西部雨水進入中心城區,減輕中心城區排水壓力。城市河湖管轄河段保持降低水位運作。
7月20日19時,市水務局與市氣象局聯合針對山洪災害和積水風險較高落區發佈山洪災害和積水內澇風險提示,7月21日0時啟動防洪Ⅳ級應急響應。7月21日,市水務局陪同水利部工作組檢查了齋堂水庫、珠窩水庫和北運河北關攔河閘。
幾日來,市水務局組織市屬水管單位和各區水務局開展水利工程設施雨前、雨中排查,組織市流域中心對水利工程巡查排查和值班值守情況進行督查。截至目前累計出動巡查人員3500餘人次,覆蓋全市80座大中小型水庫、1060座水閘、1750公里堤防、51處在建工程。市區兩級單位重點對水庫運作水位、行洪通道阻塞情況、水閘運作狀態、河道防汛搶險設備、在建工程降雨停工落實情況等進行了巡視檢查,全市水利工程總體運作平穩。
排水保障方面,7月21日12時50分海淀區發佈暴雨橙色預警,北京排水集團負責海淀區域的分公司升級啟動防汛特級響應;14時45分石景山區發佈暴雨黃色預警,集團負責石景山區域的分公司升級啟動防汛一級響應;15時,市氣象臺發佈暴雨黃色預警,集團其他區域升級啟動防汛一級響應。
截至7月21日15時,北京排水集團共計部署防汛單元398組、2605人,水廠、泵站人員全部在崗;24座雨水泵站啟動運作,累計排蓄雨水1.91萬立方米。集團運營範圍內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和回天地區下凹式立交橋及主要道路一切正常。
防汛保障
22支電力隊值守強降雨區域
應對2023年主汛期首場降雨,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啟動汛情預警應急響應,241支搶修隊伍、109輛發電車在全市各區域值守備勤,全力保障首都電網安全穩定運作。國網北京電力兩級電力指揮中心24小時開啟,提前安排8320名工作人員開展保障工作。依託精準氣象預報預警系統實時跟蹤降雨動態,安排電力綜合應急救援隊伍22支510人,攜帶發電車、小型發電機、照明車等物資裝備,已分別到達房山、門頭溝、延慶等強降雨區域駐紮值守;同步安排241支搶修隊伍、109輛發電車在全市各區域值守備勤,隨時做好突發應急處置。
鐵路下凹隧道24小時看守
中國鐵路北京局管內各單位幹部職工堅守崗位,對線路、道岔、通信等各類設備設施進行全面巡視檢查,行洪橋、下凹式隧道等防洪重點地段安排人員24小時看守。北京高鐵工務段對管內京津城際、京滬高鐵、京廣高鐵、津秦高鐵、京哈高鐵行洪橋、下凹式隧道及泵站共計15處防洪重點地段安排45人進行24小時看守。北京西電務段組織356人次到崗到位,加強設備巡視檢查。北京西工務段在京原線、豐沙線64處重點防洪處所安排看守128人次,巡查線路設備、山體危石、老舊擋護設施、行洪橋梁處所,累計出動232人次。
119共接兩起涉汛警情
記者從市消防救援總隊獲悉,截至記者發稿,市119指揮中心共接到兩起涉汛警情,全市涉汛警情形勢平穩。目前,各區消防部門仍全力備防,並根據各自轄區雨情汛情,全力做好各項救援準備。
433處下凹立交橋均有預案
結合往年重特大自然災害發生情況,交管部門提前排查了可能出現的積水點段。對於目前全市433處主要下凹式立交橋,逐一制定個性化應急疏導預案,一旦出現積水、斷路等情況,可以隨時作出應對。針對112處重點積滯水隱患點位也均做好了相應部署。對於各類交通設施、信號燈,警方採取防雨、防雷措施,提前排除故障隱患,做好積水警示、警戒線復劃保潔工作。(王天淇 孫宏陽 張宇 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