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招聘會1692個崗位是這樣“挖”出來的
早5時天剛亮,海淀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的就業服務指導員就出門了。6時整,他們準時出現在中關村軟體園雲廣場。3小時後,一場線下招聘會準時“開張”。
一場招聘會的背後,是大量細緻周密的策劃和安排。崗位募集、場地安排、政策諮詢、直播帶崗……為了這場2023年5月舉行的上地地區高新技術企業、高校畢業生雙選會,上地街道和海淀區公服中心的工作人員精心策劃安排,甚至連周邊地鐵站口的共用單車數量也考慮到了。
逐個敲定63家高新技術企業
招聘會現場,漢王科技、嘀嘀無限、曙光資訊、啟明星辰、數字政通、藍天航空、四方繼保、納通醫療等63家高新技術企業展臺一字排開,視覺演算法工程師、電氣工程師、法務、圖書編輯等367個工種、1692個崗位靜待求職者。
1692個崗位是怎麼“挖”出來的?海淀區公服中心招聘會負責人劉樹英主任講述了這場招聘會背後的故事。
上地街道辦事處發揮屬地優勢,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走訪、電話詢問等對轄區科技園區企業的用人需求進行精準摸查。與此同時,海淀區公服中心的就業服務指導員通過北京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就業在北京”等平臺,篩選出企業逐個致電發出參會邀請。
中關村軟體園、東升科技園、積體電路園、溫泉科技園……海淀區科技園區眾多,得益於平時服務專員與企業人事建立的密切聯繫,通知發出後,來自不同園區的幾十家企業很快響應。
劉樹英介紹,在不同園區各邀請兩三家企業,能更好地滿足招聘會的綜合性,服務更多畢業生。最終,63家企業確定參會,提供崗位1692個。
電話通知離校未就業畢業生
招聘會資訊要及時推送給有求職需求的畢業生。對照着區裏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名單,工作人員逐個電話告知。招聘會舉辦前一週,市就業促進中心根據企業需求,緊密聯繫北京地區的相關高校,將招聘會資訊通過多種方式提前發佈,廣泛動員相關專業畢業生參與。
與此同時,“上地地區招聘會聯絡群”裏,來自區裏和街道的26名項目組成員也在對接各種事項。會場離地鐵站有一段距離,求職者出了地鐵口往往還會騎一段共用單車,但那時也是上地各“大廠”上班的早高峰,共用單車會不會不夠用?氣溫漸升,個別求職者身體出現不適怎麼辦……消防、醫療、城管、應急等多部門參與,共同為這場招聘會保駕護航。
5月11日,海淀區公服中心的工作人員逐個聯繫了每家企業,社區人員也就近拜訪企業,將招聘簡章、易拉寶等宣傳物料提前拿到現場。
為不能到場畢業生直播帶崗
在招聘會會場一角,還有人力資源專業團隊“坐診”,企業資深人事從明確職業定位、人職匹配評估,到外部就業環境分析、簡歷優化思路、模擬面試等方面提供“一對一”就業指導,幫助求職者快速抓取個人職業定位,獲取行之有效的求職實戰策略,提升求職成功率。
海淀融媒主播同步開展直播帶崗,為未能到場的同學提供企業職位資訊,當天共計15.3萬人次觀看。最終,這場招聘會共吸引2023年應屆及往屆畢業生1500餘人現場參與,活動當天與企業初步達成意向的學生近300人。
2023年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2023年暑期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2023年“仲夏之約”就業專項服務季……一場又一場招聘會的背後,都包含着就業服務人員的努力。(代麗麗 實習生 王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