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頂廟文化節時隔三年重開
中幡在表演者手上飛起。 (劉平 攝)
高蹺、少林武術、舞獅、中幡、太平鼓……7月15日,豐台區右安門街道西鐵營步行街又熱鬧起來。時隔三年,中頂廟民俗文化節重開,接下來一週,人們可以到這裡感受中頂廟民俗文化以及多彩的夜京城。
久違的鑼鼓聲中,踩街開始了。在頸間臂上旋轉的飛叉,在手上飛起的中幡,不上手的杠箱,熱鬧喜慶的舞獅……逐一亮相的各支花會,且走且演,熱鬧非常,引來現場圍觀市民的陣陣喝彩。踩街的道路兩側,有坐著輪椅的老人、舉着手機打卡的年輕人、抱在懷裏的孩子,許多人都是一大早就趕來“候場”,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頂廟文化節源自明清時期的中頂廟會。中頂廟,即“護國中頂岱岳普濟宮”,是北京“五頂”之一。據史料記載,它始建於明代天啟年,清乾隆三十六年重建,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1984年被定為豐台區文物保護單位。中頂廟會在北京五頂當中最有特色,《舊京風俗志》中記載:“游人甚眾,均前來瞧會。”
此次右安門街道首屆民俗文化周暨西鐵營村第十五屆中頂廟民俗文化節將持續到21日,其間有花會踩街、舞臺表演、非遺技藝展演、夜會市集等豐富的活動。15日至18日晚,安排了精彩的花會表演,16日至18日晚,將進行文化展演,16日至21日晚,夜會市集將開放。其中,7月18日(農曆六月初一)上午,將“復刻”歷史上中頂廟會的盛況,北京周邊的各支民間花會高手齊聚,踩街、獻藝、互相切磋傳統技藝,奉上精彩的表演。
此外,文化節現場還設置了文化展覽區,充分展示右安門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以及藝術作品,併為市民設置了互動體驗環節,讓參與者感受濃濃的傳統文化。(孫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