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交管部門持續推出深化系列“放管服”改革便民利企措施,2023年以來相關便利措施共惠及企業1.1萬家、便利2500余萬名群眾辦理交管業務,取得良好社會效果,讓辦事環節更簡約,辦事方式更智慧,辦事群眾更安心。
一、減證便民更快捷
進一步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進一步擴網點、優服務、就近辦,更加方便群眾生産生活,更好助力企業行業發展。
1.優化駕駛證考試發證。推行小型汽車道路駕駛技能考試(“科目三”)與安全文明常識考試(“科目四”)連考,當日發證,減少群眾往返跑路。目前已有49萬群眾享受了便利。
2.優化駕駛證考試內容和程式。調整小型自動擋汽車考試內容,取消科目二考試“坡道定點停車和起步”項目,更加貼近實際駕車要求。並且調整考試預約時間,對申請小型自動擋汽車駕駛證的,科目三約考間隔時間由科目一考試合格後30日調整為20日;增駕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的,間隔時間由40日調整為30日,減少待考時間。小型汽車異地分科目考試允許申請變更考試地的次數由1次調整為不超過3次,更好滿足群眾異地考試需求。
3.持續拓展交管業務網點。在社會層面,積極與銀行、保險、企業、社區等部門合作,根據社會群眾需求,精心佈局社會交管服務站一千余家,平均服務半徑縮至3公里以內,實現機動車臨時號牌核發、檢驗合格標誌核發、駕駛證期滿換證等15項高頻交管業務“就近辦”;在警種融合方面,與昌平、西城12家派出所合作,為社區群眾提供補換領駕駛證等15項高頻交管服務。各類服務網點年均服務720萬人次,極大便利廣大群眾家門口辦事。在街鄉(鎮)方面,以大興、延慶區為試點,探索推出“家門口車管”服務模式,積極聯合屬地政府,以非機動登記、摩托車檢驗為試點,以鎮為單位,逐鎮開展電動自行車、摩托車到府查驗服務,打造零距離服務,緩解遠郊區群眾辦理業務不便等問題。目前已試行5個鄉鎮,服務群眾1000餘人次。
4.免檢車推送電子檢驗標誌。對符合申領機動車免檢標誌電子憑證條件的,北京交管部門通過“交管12123”APP等方式向京牌機動車所有人推送提示消息,機動車所有人可直接在APP上確認申領電子檢驗合格標誌,無需再單獨申領,簡化申領流程,提升群眾辦事體驗。目前已主動推送26萬條提示資訊,已有9萬免檢車主一鍵申領了電子檢驗標誌。
二、車輛檢測更優化
聚焦機動車檢驗、二手車交易登記等企業和群眾共同關注的“關鍵小事”,針對預約排隊久、手續繁瑣等難題,統籌推出簡程式、提服務、一體辦等新措施。
1.優化車輛檢驗服務。提供車檢場所查詢服務,車主在“交管12123”APP內搜索“車輛年檢”,可查詢檢測場具體地點和工作時間,並進行預約。同步推出車輛檢驗“交鑰匙工程”服務,由檢測場工作人員一次性負責辦結,群眾辦理車檢只排一次隊、全程一窗辦。
2.推行周日驗車服務。北京交管部門聯合機動車檢驗機構推出周日驗車服務,車主除了周一至周六可在檢測場的工作時間驗車外,還可選擇周日前往本市的25家機動車檢測場進行驗車(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目前,已為3.5萬輛機動車提供周日驗車服務。
3.推行交易登記“一站式”服務。在全市11家二手車交易市場、232家4S店設立機動車登記交管服務站,實現新車登記、轉讓登記“一站式”辦理,群眾“一門”辦理機動車轉讓登記,避免群眾跨省、跨區奔波辦理業務。同時,推行轉讓登記“一證通辦”,對在戶籍地以外辦理小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轉讓登記、住所遷入的,申請人可以憑居民身份證“一證通辦”,無需再提交我市居住證明。2023年以來便利70余萬名群眾辦理業務。
4.推行車輛保養與年檢“一體化”服務。推動設立車輛維修、保養、年檢“一體化”服務網點4家,車輛保養或維修後,現場可直接辦理年檢驗車業務,無需到檢測場檢驗車輛,實現非營運小型車輛維修、保養、檢測““一站辦、省心辦”。
5.優化非營運小客車、摩托車檢驗制度。推行非營運小微型客車(麵包車除外)、摩托車自註冊登記之日起第6年、第10年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在10年內每兩年向公安機關申領檢驗標誌;超過10年的,每年檢驗1次。車輛發生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或者非法改裝被依法處罰的,仍按原規定周期檢驗。
6.擴大私家車新車上牌免查驗服務。在北京市試點私家車新車上牌免查驗措施,被公安部採納並作為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目前,全國29家生産企業,在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31個城市,試點新車出廠時查驗車輛,生産企業與公安交管部門共用車輛資訊,申請人辦理註冊登記時免予交驗機動車,更加便利群眾辦理新車登記。
三、群眾出行更安心
進一步推進交通組織精細化、簡易事故處理便捷化、群眾辦事便利化,更好服務保障群眾安全順暢出行,構建平安暢行交通環境。
1.優化城市公交專用道管理。會同交通部門,廣泛聽取群眾建議意見,對三環路及10條以三環路為起點的城市道路放射線的公交專用車道進行調整,公休日和法定節假日允許社會車輛在公交專用車道通行;優化調整阜石路高架橋、阜成門外大街至阜成路、廣渠路快速路和天壇東路公交專用道啟用時間。截至目前,全市路網交通指數平穩,放開公交專用道路段社會車速度總體上升,公交車運營影響可控,社會各界和市民群眾普遍給予好評,總體成效顯著。
2.深化輕微交通事故遠端易處理。依託“網際網路+公安”警務工作模式,聯合北京銀保監局,專門成立了警保合作“遠端易處理中心”,通過線上視頻的方式對交通事故進行遠端處理,突破了空間、地域限制,實現了“1分鐘接警、5分鐘挪車”,做到了輕微事故“掌上辦”、接警即處“馬上辦”、警保合作“一站辦”。2023年以來,遠端線上處理輕微交通事故20余萬起,既解決現場事故定責、事後理賠顧慮,又最大限度減少事故致堵。
3.科學實施“右轉必停”交通組織優化。為有效治理中、重型貨車右轉致禍問題,圍繞貨車通行集中和發生過右轉事故路口,深化推進開展“右轉必停”交通組織優化改造,設置停車讓行標誌、減速設施標線、右轉危險警示區等。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57處路口“右轉必停”交通組織優化改造工作,路口安全性、秩序性顯著提升。
4.優化升級信號燈,建設暢行綠波帶。深化道路交通信號燈聯網聯控,提升路段通行效率,目前全市建成聯網控制路口3600處,持續優化90條信號燈綠波帶,上半年動態調整53條,助力綠波暢行,減少幹道停車次數和旅行時間。豐富信號應用場景,設置非機動車一次左轉信號系統凸顯“慢行優先”;設置機動車右轉讓行信號系統突出“以人為本”;推廣通過聲音區分方向的無障礙信號燈,服務視力障礙人士體現“關心關愛”。目前全市已升級改造無障礙提示信號燈500處,到2025年全市將推廣至3000處。
四、“網際網路+交管”更高效
進一步優化交管線上服務體驗,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網上交管服務。
1.實施機動車駕駛證電子化。駕駛人可通過全國統一的“交管12123”APP申領電子駕駛證,在辦理交管業務、接受執法檢查時出示使用,並拓展客貨運輸、汽車租賃、保險購置等社會應用場景,為駕駛人提供線上“亮證”“亮碼”服務,更好便利群眾辦事出行。目前全市已有610萬群眾申領電子駕駛證。
2.臨檢車輛點對點精準提示。為了避免廣大車主因繁忙而忘記車檢時間,首都交警利用大數據手段設定靶向篩查條件,通過短信和“交管12123”APP,對臨近檢驗時間的京牌車輛點對點發送提醒資訊,引導群眾及時驗車。2023年4月推出以來,近3000輛車主接收到提示後,及時辦理了交管業務,避免因逾期導致車輛報廢等風險。
3.便利老年人網上辦理交管業務。更好滿足老年人使用手機習慣和網上辦事需求,推出“交管12123”APP大字版,優化“補換領證件”“違法處理”等高頻業務功能和界面,增設大字體、大按鈕頁面展示,為老年人提供網上辦事貼心服務。2023年6月推出以來,以便利近2萬名老年人網上辦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