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本市設立首個全天域流星監測站 可為市民提供山間觀星新體驗
近日,門頭溝區聯合國家天文臺、中科院天文學院在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布設流星組網設施,設立了全市首個兼顧火流星、暗流星、光譜監測的全天域流星監測站。該站可對全天域的流星實施監測,同時配合國家天文臺自主研發的分析軟體,對流星軌道進行分析,對流星發生的位置進行統計。通過數據積累,可對流星雨認證提供數據支援。
“監測流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近地空間環境,為人造物安全運作提供數據支援。”相關負責人説,“預計2023年年底落成並投入使用,可配合流星監測設備給游客帶來沉浸式觀星體驗。”
此次設立的全天域流星監測站是門頭溝天文觀測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門頭溝區正在開展《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文觀測臺建設》項目,以建設目視觀星平臺、準專業天文臺、遠端天文臺為主要內容,升級設施提升觀測體驗。與此同時,國家天文臺自主研發的流星監控系統正在改良,改良後可以在直播中顯示恒星名稱及其對應的星座等基礎資訊,給大眾帶來最直觀的直播觀星體驗。
據介紹,百花山地區海拔高,大氣相對通透,有絕佳的天文觀測條件,是北京最好的天文觀測地之一。未來,門頭溝區還將把觀星研學課程引入精品民宿,依託自然生態與田園風光,推出“自然研學+觀星”系列活動。通過微信平臺組建“研學小課堂”,每日發佈答題任務,游客可參與活動贏取積分,享受民宿消費專屬折扣。目前,已組織天文及暗夜相關活動20余場,帶動周邊民宿入住率同比提升了15%。
“百花山保護區將持續利用深山區優勢,加強觀星基礎設施建設,搭建相關研學體系。多位一體建設百花星空文化品牌,為市民提供新的休閒場景。”相關負責人表示。(張驁 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