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條主題游覽線路發佈 18個京津冀非遺項目亮相 什剎海邊“非遺耀中軸”展示啟動

日期:2023-06-10 10:3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32條主題游覽線路發佈 18個京津冀非遺項目亮相 什剎海邊“非遺耀中軸”展示啟動

什剎海邊“非遺耀中軸”展示啟動

6月9日,在什剎海荷花市場舉辦的非遺市集吸引來眾多市民參觀。(安旭東 攝)

  運河號子在什剎海邊響起,43件與中軸線相關的非遺技藝作品亮相海清苑,京津冀非遺市集在荷花市場舉辦……6月9日,在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到來前夕,“京城非遺耀中軸——北京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風光如畫的什剎海地區啟動。

  活動以“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 促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由市文化和旅游局與西城區政府共同主辦。在6月10日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期間,全市各區將舉辦非遺主題宣傳展示活動近500項。

  32條圍繞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在活動上發佈。部分市民現場就體驗了其中一條——從海清苑出發,步行至好夢江南碼頭,乘船自金錠橋出發,經銀錠橋,最後抵達同和居碼頭。行舟水上,他們在世界文化遺産大運河和正在申遺的北京中軸線的交會處聽古琴演奏,深度體驗什剎海地區自然和人文整體非遺景觀。

  其餘線路還包括西城推出的線上線下互動式非遺旅游線路《中軸西望之時光裏的非遺》,以及充分展現通州漕運文化、創新活力的運河煙火、運河新境、運河訪古、藝術碰撞等非遺主題旅游線路。

  京城非遺耀中軸優秀作品展佈置在海清苑內。從76件來自京津冀三地的作品中精選出43件,每件飽含深意。豐台區參展的《北京中軸線文化體驗教材》,以中英文雙語講述了北京中軸線與北京城市發展、沿線文化遺産整體格局與建築風貌,以及沿線生活百態、美食文化等。房山區帶來的安居樂業漢白玉雕,透雕技法製作的玉蘭花枝幹茁壯、花滿枝頭。

  荷花市場中,一場非遺市集在此舉辦。非遺傳承人的叫賣、吆喝聲吸引不少人前來。循着叫賣聲走進荷花市場,只見船型攤位一字排開,18個京津冀非遺項目現場展銷展示。來自北京的非遺琳瑯滿目——東城區的好運兔兒爺系列在國家級非遺北京兔兒爺的基礎上融合當代審美;門頭溝區帶來由非遺繩結技藝製作而成的雅致端午手繩、端午套裝;順義區的紅樓夢九連環、熊貓九連環、景泰藍九連環,藍青花九連環、倣雕漆手柄九連環等各個精美。

  從天津來的展品中,匏器“八不正”展現了范制葫蘆器中難度最大、最具代表的清宮范制葫蘆器型,楊柳青年畫的代表作吸引了不少參觀者拍照。廊坊參展的秸稈扎刻作品盛世龍船,以6萬餘節高粱稈歷經8個月手工榫卯咬合拼接扎制而成,頗為搶眼。

  活動當天,市文化和旅游局還向什剎海傳説、北京曲劇、燕京蕭氏婦科、同仁堂西黃丸傳統製作技藝等北京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頒發了標牌。據了解,第五批市級非遺共52項,進一步豐富了北京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寶庫。(李洋)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